
龐溟 經濟學博士、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亞洲環球學人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最新統計數據,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內地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4%,且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速逐季加快,第一、二、三季度進出口總值分別同比增長1.3%、4.5%和6%,說明內地對外貿易韌性不減、結構持續優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個季度,內地與香港貿易進出口貿易額為2,615.59億美元;其中內地從香港進口同比增長86.6%,遠高於去年三季度和全年同比增速的12.4%和35.8%;內地向香港出口同比增長12.6%,同樣遠高於去年三季度和全年同比增速的9.8%和6.2%。在全球貿易環境日益複雜、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背景下,香港與內地貿易的亮眼表現,恰恰凸顯了香港的獨特戰略價值。
應對外部干擾 香港價值凸顯
筆者認為,香港在內地進口體系中的「加速器」角色不容忽視。首先,在全球供應鏈受限、原材料價格波動下,作為自由港的香港擁有高度市場化的營商環境、完善的金融體系和高效的物流樞紐功能,成為內地企業獲取高附加值產品、技術設備及中間品的重要渠道。其次,香港在轉口貿易方面的優勢顯著。根據工業貿易署數據,2025年前八個月香港對內地轉口總額同比增長16.6%,快於2024年全年的15.9%,顯示出香港在全球貨物流通中對內地的中介作用持續增強。部分高端產品可通過香港轉口進入內地,繞開部分貿易壁壘或關稅限制,提升進口效率與靈活性。此外,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也促使內地企業通過香港進行跨境結算與採購,充分利用香港作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提供的便利的金融工具與風險管理機制,更好地處理匯率波動與國際支付障礙、通過香港進行進口操作。
在筆者眼中,香港作為內地出口「橋頭堡」的功能也同樣得到了強化。首先,香港是內地產品進入國際市場「跳板」,香港的國際航運網絡、自由貿易政策以及與全球主要經濟體的貿易協定,使其成為內地企業拓展海外的重要平台。其次,香港在品牌塑造與市場推廣方面具獨特優勢,許多內地企業通過在港設立分銷中心、展示平台或參與展會,提升產品國際形象與市場接受度。尤其在高端消費品、電子產品、綠色科技等領域,香港的市場反饋機制與消費者偏好數據可以為內地企業提供指引。再次,香港金融服務體系為內地出口企業提供融資支持與風險管理工具,使出口企業更好地應對訂單波動、付款周期延長等問題,提升整體出口穩定性。
在筆者看來,香港以其制度優勢、區位優勢與服務優勢,在助力內地進口與出口方面具有巨大潛力。未來可以從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協同機制、優化跨境電商平台建設、加強綠色貿易合作等方面繼續努力,為內地對外貿易提供穩定支撐與創新動力。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