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曆乙巳年,八月十五,中秋,筆者到學校操場送同學放學,巧遇幾位活潑可愛的孩子——他們來自小五級乙班。
幾位同學拿着一個自製杯麵走來,發泡膠杯外標示了製造日期:10月1日,是不折不扣的「國慶杯」,上面寫了班別、名字,更寫上了一句筆者常常教導他們的文言格言:「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看見這句用心寫上的文言古訓,筆者不禁欣喜,深感他們日常在早會時的留心和好學。誰說新一代的孩子不願意學習中華文化?
之前幾位同學曾在校園內尋找筆者,正是為了贈禮,其時筆者實在太忙,連日閉關工作,同學仍堅持把杯麵留在書包內,相信總會有「捕獲校長」的一刻。
「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怎料就在放學的時候,由於筆者想在放學時跟同學打打招呼,順便跟他們說句:「中秋節快樂!」便走到操場。筆者和幾位同學終於有緣相遇,在回家慶祝中秋節前收到這份心意。
「禮輕情義重。」孩子的舉動感動了一位在旁的家長,她留意到我們的對話,更主動提出為大家拍照,筆者把手機遞過給她,把這珍貴的一刻記錄下來。
放工時,筆者沒有忘記把這份禮物帶回家。回程遇上節日放工必然出現的長長車龍,但有孩子的心意陪着自己,心中仍倍感安慰。
中秋節翌日,筆者想把握假期時間做運動。到了下午,便一口氣走了接近七公里。回家後,筆者肚子忽然咕嚕作響,餓的感覺突襲而來,腦海立即浮起那個充滿人情味的杯麵。內心的掙扎隨之而來:步行了六公里多,不就是為了keep fit嗎?
與此同時,藉口也來:「既然同學一番心意,難道不領情嗎?」於是筆者毫不猶豫拿出杯麵來,撕開杯口薄膜,把剛煲熱的沸水注入杯內,等了分半鐘,再用了另外兩三分鐘來消滅杯內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
筆者忽然有感:杯內載着的不單是同學親手製作的即食麵,還有同學對校長關愛之長情。他們把人情味封在杯內,期待校長在某時某刻把杯麵打開來品嘗。播道孩子甚有情,校長路上不孤單。唯望他們有志氣,有品有才成大器。
幸福不是必然的,但只要懂得放慢來欣賞身邊的人為自己所作的,必定能找到幸福。有次聽到李宗德博士席間分享:「孩子要學會感恩。」筆者十分認同,隨即表示希望把「感恩」放進教育局推薦的首要價值觀系列中。
驅走肚餓後,校長決定學習孩子的堅持,再多走了幾公里……
筆者感恩身邊每一位孩子。
●盧偉成MH校長 筆名孺子驢,播道書院總校長、香港教育領導協會主席、新城電台親子節目《人仔細細》嘉賓主持、中國文化研究院學科顧問,致力在中小學推行中華文化教育,並把中華文化價值觀之學習滲透於各個校園生活環節中。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