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打造香港特色AI機械人 促進產業升級

2025-10-14 04:45:43 評論

香港中文大學InnoHK「香港物流機械人研究中心」(HKCLR)昨日推出全港首個自主研發的LY1四足機械人及AI智能雙臂操作平台,其具備先進的感知、決策與執行能力,可廣泛應用於物流、零售、工業自動化等領域。香港在人工智能與機械人技術領域創新發展邁出重要一步,體現香港雄厚的科研實力,更是特區政府推動「AI產業化、產業AI化」戰略的重要實踐,為香港建設智慧城市注入強勁動力。香港應充分發揮科研、資金、數據、人才優勢,加強粵港澳大灣區AI產業鏈互利共贏合作,打造具有香港優勢、香港特色的人工智能機械人,為香港及大灣區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AI已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AI+機械人」則是全球新一輪產業創新的發力點。美國特斯拉已推出人形機械人,內地宇樹科技的機械人更在今年春晚大放異彩,香港亦應跟上世界發展潮流,力爭在「AI+機械人」競爭中佔一席之地。

香港在發展AI方面具備獨特優勢。一方面,本港有5所大學在數據科學與人工智能學科領域躋身全球前50名,並且開拓了豐富的應用場景;另一方面,特區政府通過成立「AIR@InnoHK」研發平台、推出「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預留10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設立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等舉措,從科研、基建、資金、數據、人才等多方面構建了完整的AI生態體系。 

此次HKCLR推出的人工智能機械人平台,充分展現香港在AI硬件研發與系統集成的突破性實力,令人鼓舞。該平台具有高靈活度與智能操作能力,可在家庭、工業及物流場景中提供智能輔助。例如,人形雙臂系統可自動執行貨物揀選、分類及運送等任務,減少人力需求並提升處理量,並支援貨架補貨、訂單履行,能在超市與無人零售店協作操作,有助提升倉儲、零售業的營運效率。這些人工智能機械人可為本港傳統產業升級大展身手,隨着其應用普及化,更可為本港高端製造業增添新亮點。

未來,香港應打造具有香港特色的AI產業體系。例如,在智慧物流領域,可結合香港作為全球貿易樞紐的優勢,推動AI機械人技術在港口自動化、倉儲管理、跨境電商等場景的深度應用;在金融領域,可借助AI提升風險管理、合規監管與客戶服務效率;在醫療健康領域,則可發展AI輔助診斷、數字病理與遠程醫療,提升公共醫療服務水平。

香港有科研優勢,結合大灣區內地城市先進製造業和廣闊市場,實現「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更是必由之路。通過大灣區共建聯合實驗室、推動數據合規跨境流動、設立中試基地與產業化基金等,加快科研成果的商品化與市場化進程。例如,可探索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立AI技術轉化中心,促進內地數據在安全前提下跨境使用,助力AI模型訓練與場景測試。

人工智能不僅是技術革命,更是社會變革的引擎。香港應繼續推動AI在政府服務、城市管理、產業轉型與民生改善中的廣泛應用,實現「AI賦能千行百業」的願景,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從「智方便」AI助手到智能交通管理,從中小企業數字轉型到長者照護機械人,讓AI技術真正走入市民生活,帶來高效與便捷,提升社會整體效益與生活品質。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