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2025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開幕 發布神農大模型3.0 專家:薈萃「涉農人才」 港拓現代農業可期

2025-10-14 04:35:23 內地
●2025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WAFI)13日在京開幕。圖為基於北斗定位的農用無人機產品。
●可用於溫室搬運等場景的的多功能底盤。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其信介紹,神農大模型3.0整合了海量農業數據與前沿技術,能為複雜的農業系統提供智能決策支持。
●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林萬龍

2025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WAFI)13日在京開幕,共吸引800位來自近百個國家和地區的頂尖科學家、企業家及各界代表,共探農食行業挑戰與發展路徑,打造一場農業未來科技的「盛宴」。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林萬龍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香港擁有大量「涉農人才」,發展現代農業大有前景。●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瀚林、任芳頡 北京報道 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瀚林

生產線進樓宇 實驗室變「田地」

「有人覺得香港土地貴、農民少,缺乏農業發展潛力,但我認為香港搞現代農業大有前景。」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林萬龍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表示,與香港一水之隔的深圳作為「沒有農村的城市」,現有農業龍頭企業226家,正向萬億級農業產業目標邁進。「深圳能做的事,香港也能做。」他指出,現代農業早已脫離「耕地+農民」的傳統框架,以生物育種、智能裝備、數字農業、植物工廠、合成生物學等前沿技術為內核,把生產線搬進了城市樓宇,把實驗室變成了「田地」。

他進一步談到,作為國際教育高地的香港事實上擁有大量「涉農人才」:搞數據科學的人,跟數字農業可以結合;搞智能科學的人,跟農業機器人可以結合;搞生命科學的人和工程科學的人,跟農業合成生物學可以結合。他透露,中國農業大學已經與香港科技大學等高校開展合作,以前沿生物科學助力農業現代化。

拍照識別病害 幾秒內給方案

此外,中國農業大學神農大模型團隊現場發布了神農大模型3.0。「相比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神農大模型屬垂直、專業化的農業模型,在農業教學、科研與技術推廣方面表現更優,並向全球社區免費開源。」中國農業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其信介紹,神農大模型3.0整合了海量農業數據與前沿技術,能為複雜的農業系統提供智能決策支持。值得注意的是,該模型實現了從訓練到推理的全流程國產化優化,標誌着農業AI正式步入自主可控的新階段,並且採用動態稀疏機制與增量壓縮技術,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時顯著降低算力需求,更適應發展中國家的需求。

中國農業大學信電學院計算機工程系副主任、神農大模型團隊負責人王耀君介紹,神農大模型1.0實現農業知識問答,神農大模型2.0具備多模態能力並向農業應用延伸,神農大模型3.0則着重在應用場景落地。「以作物育種為例,大模型可快速識別性狀基因及最佳基因組合,大幅提升育種效率。而在病蟲害診斷方面,農民以往得找當地城裏的專家,現在只需用手機拍照,模型即可在幾秒內識別病害並給出防治方案。」他說。

人形機器人成「種田神器」

同時,伴隨神農大模型3.0的發布,三款專用一體機同步推出,靶施藥除草機器人、溫室搬運機器人、巡田無人機……大會展覽區內,中國農業大學展位負責人何先生介紹着一件件「種田神器」。他還自豪地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今年的一場世界級人形機器人足球比賽,中國農業大學的隊伍獲得了冠軍,AI和機器人的技術應用不但前景廣泛,且已開始深度融合。「舉個例子,西南地區平原面積少,在許多山地和丘陵地區,許多水果種植的人工成本越來越高,未來人形機器人在噴藥、除草、採摘等方面都會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