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濫加關稅激化貿戰 美國勢自吃苦果

2025-10-14 04:21:03 評論

劉英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在全球都認為中美兩國元首即將在APEC進行會晤之際,美國突然背信棄義,大幅擴大出口管制涉及範圍,致使中美經貿關係再度惡化。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當地時間10月10日宣布將對華進口商品加徵100%關稅的消息,更對市場構成顯著震盪。然而,中美貿易戰持續8年多期間,中國已積極開拓市場,出口已變得更加多元化,中美雙方態勢早已非8年前可比,「關稅牌」對中國的損害有限,反而會反噬美國自身。

9月中美馬德里會談以來,美國小動作不斷。9月29日,美國商務部發布臨時最終規則(IFR),將出口管制法規全方位擴展、穿透式擴圍,管制對象延展到附屬公司,即美國「制裁」名單上所指定實體直接或間接控股50%以上的公司都將受到牽連。10月3日,美國又宣布對中國船舶徵收港口費。為反制美國,中國對美船舶徵收港務費,與此同時,宣布對稀土物項及相關技術的出口進行全面、系統、精準管制。面對反制,特朗普惱羞成怒,宣布將對中國產品加徵100%的關稅,這讓中美雙方四次經貿磋商成果化為烏有。

美國野蠻打壓 中方精準反制

上周四中國商務部連發六份出口管制文件,涵蓋稀土物項、原料、設備、技術。根據上述文件,即使是外國企業在國外製造的產品,如果其中含有佔產品價值千分之一以上的中國稀土材料,也必須獲得中國的出口許可證。這對美國而言無異於精準打擊。美國許多武器的製造都高度依賴中國稀土,比如每架F-35戰機需使用418公斤的稀土元素,每艘美國軍艦則要使用2,600公斤,每艘核潛艇更包含4,800公斤稀土元素,而美國並不具備稀土冶煉技術和能力。中國對稀土的系統、全面、精準管制,將迫使美國回歸理性。

美國以301調查為由,宣布對停靠美國港口,由中國擁有、運營和建造的船舶加徵高停泊費。即使如此,也無法改變美國在全球造船業早已從領導者淪為明日黃花的困境。美國造船成本不僅是我國的幾倍,而且其在全球商業用船的市場份額萎縮到0.11%,已可以忽略不計。中國一家船廠的噸位數就超過美國二戰以來的累計噸位數,而船舶業在美國早已成為夕陽產業,在全球更不具備競爭力。中國船舶業無論製造技術、成本還是供應鏈效率都遙遙領先。在此背景下,美國打壓中國造船業的企圖將難以得逞。

關稅是特朗普政府對貿易夥伴的施壓工具,也是所謂平衡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的收錢工具。目前,美國對全球加徵10%至50%不等的高關稅,對汽車、鋼鋁銅及衍生品、半導體等分別加徵25%、50%、100%不等的高關稅。其中,日內瓦中美經貿磋商機制建立後,美國對華加徵10%對等關稅,中國對等反制10%。

美股債匯三殺 經濟難挽狂瀾

10月10日,特朗普宣布要對華加徵100%關稅的消息一出,市場即擔憂關稅戰再起會推升美國通脹,引發經濟衰退。美國股債匯三殺再次上演,美股再現黑色星期五,納斯達克指數暴跌近4%,納指、標普均創出半年多來最大單日跌幅,七巨頭當天蒸發5.5萬億元人民幣,幣圈也遭血洗。

面對崛起大國,美陷入修昔底德陷阱。2024年,明德戰略對話團的團長歐愛樂對筆者說,中國弱小時,美國願與中國合作,當中國成長到與美國比肩時,美國就要全面打壓,遏制中國發展。美國作為守成大國,壓制崛起中的中國,從關稅到投資,從造船到汽車,從晶片到軟件,無縫隙對華打壓,但中美貿易摩擦8年多以來,中國出口已更加多元化,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早已不是美國,中國對美出口佔比也已從2018年的19.2%下降至2024年的14.7%。中國持有的美債也從超過1.3萬億美元降到7,000多億美元。同時伴隨去美元化加速,美元在全球官方儲備貨幣佔比也從超過70%降到不及60%,而人民幣則走升。

在這場博弈中,中美雙方態勢早已非8年前可比。100%的關稅不僅對中國損害有限,反而會反噬美國。半年多來美國政策不斷反覆,其將關稅工具化、政治化、武器化的做法注定不可持續。特朗普自己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他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100%關稅的決定11月1日前可能取消,證明了他只是將濫加關稅作為施壓的手段而已。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