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評論|老將讓賢顯氣度 尊重選擇促傳承

2025-10-13 00:46:00 評論

文/楊尉苑  

在立法會即將迎來換屆之際,梁君彥、馬逢國等多位資深議員陸續表示不再謀求連任,引發各界關注和討論。有人認為屬正常的人員更替,是政治生態發展的自然過程;也有個別聲音猜測,棄選決定「或受到外部壓力」。其實,從香港發展的整體脈絡來看不難發現,老將引退的背後是周全考量與大局意識,也反映出「愛國者治港」下政治氛圍日趨穩健。

香港法例並未為立法會議員設定所謂「退休年齡」。歷屆議員年齡跨度相當大,既有三十多歲的政界新丁,也有較為年長但仍能履職盡責的老將。老、中、青結合體現出制度的韌性——歷史與未來並行,傳承與更新並重。

實際上,今次多位資深議員選擇主動退場,並非完全抽身事外,而是以從容和理性的姿態完成「交棒」。這展現了一份氣度、一份信任:他們願意讓年輕一代逐步肩負更多責任。從多人宣佈退選的帖文可看到,他們有信心特區良好的政治生態能夠延續,也對後輩們寄予了厚望。

不容否認,在任何政制里,新老交替都是政治健康的象徵。就香港而言,「愛國者治港」不僅是政治原則,也是一種制度信念,更是確保社會繁榮穩定的基石。其意義不在於誰進誰退,而在於延續共同的治理理念與責任精神。資深議員退位讓賢,為新一代成長騰出空間,正用實際行動詮釋什麼是傳承。這樣的秩序與節奏,恰是政治成熟的表現。

至於部分輿論將不連任與「外部壓力」掛鈎,既顯狹隘,也低估了資深議員的判斷力。他們從政多年、歷經風雨,在關鍵時刻作出的選擇,絕非一時衝動或受人左右,而是審時度勢後的理性決策,不應被無端揣測或曲解。何況,老將離場並非完全「歸隱」,他們仍可透過智庫顧問、榮譽職務、政策研究等多重角色,持續發揮經驗與影響力。

自2021年完善選制以來,本港的議會文化已從對抗走向協商、從內耗轉為合作,機構運作也日趨務實。資深議員的政治智慧固然是寶貴財富,而新一輩的專業背景與創新視野,則可為社會注入新動力。如此交替不應簡單理解為代際競爭,而是好制度在實踐中的共生共進,達致以老帶新、以新促變。

當前香港正處在由治及興關鍵期,社會對高效議政、務實施政抱有更高期待。面對經濟轉型、民生改善、青年發展、科技創新等一系列緊迫課題,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在秉持堅定立場之餘,更需展現卓越的專業能力與前瞻的戰略眼光。「愛國者治港」原則能否從政治理念轉化為更多的治理效能,關鍵在於:能否洞察社會深層需求,提出管用的意見建議並推動政策落到實處,最終讓廣大市民共享施政成果。

觀乎老將讓賢、展望新人接棒,本港政壇在「愛國者治港」原則下悄然發生蛻變:政治更有定力,制度更有韌性,人才更趨多元。這不單是一次換屆,更是一場文化層面的自我更新。當一代代愛國者將責任與信念傳承下去,特區的治理體系就有望在穩定中持續進步。唯有尊重選擇,方能薪火相傳;唯有不忘初心,才可開拓新程。 

(作者係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粵港澳大灣區聯合調解研究院跨境法律顧問)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