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我國離實現「人造太陽」還有多遠?答案就在這個「最強實驗室」裏

2025-10-12 20:36:58 科技

核聚變發電是人類追求的終極能源。在安徽合肥科學島,有三個核聚變裝置正在建設和運行中,堪稱中國聚變研究的「最強實驗室」。就在這個國慶假期,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BEST主機開啟全面組裝,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CRAFT也進行了環向場磁體線圈盒的正式交付。讓我們通過一個短片來認識這幾位可控核聚變研究的中國天團。

我們是中國可控核聚變天團:EAST(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BEST(緊湊型聚變能實驗裝置)、CRAFT(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

我是「老大哥」EAST,外號「人造太陽」。太陽靠引力讓氫「擠壓」成氦,我沒這本事,就用全超導磁體造了個「磁場牢籠」,它像無形的大手托住1億攝氏度的等離子體,復刻太陽內部的核聚變。現在我能讓1億度等離子體穩定運行上千秒,從理論上證明了核聚變的可行性。

我是「中堅力量」BEST,和「前輩」EAST 比,走的是「小而精」的路線。我能用更強的磁場「壓縮」聚變空間,把等離子體約束得更密集,聚變功率密度反而比傳統裝置提升3倍。「小」不是缺點,而是為了讓核聚變從實驗室的「理論」,真正變成能落地的「工程」。我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在2030年,演示核聚變發電,用核聚變的能量點亮第一盞燈。

我是「硬核技術工坊」CRAFT,為了將來真正實現核聚變商用發電,專「啃」未來聚變堆建設中的「卡脖子」技術,負責把實驗室裏的想法變成真傢伙。比如製造能扛住火箭尾焰10倍極端高溫的偏濾器、高性能的超導磁體部件,還有燃料循環系統等等,為未來的示範堆、商用堆提供成熟的技術和部件支持,讓核聚變能源從「能亮燈」真正變成 「能供電」,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變能源送進千家萬戶。

(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 之袁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