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有片)賞楓葉 挖野參 遼寧丹東天橋溝迎來最佳遊覽季

2025-10-12 10:04:33 旅遊
10月,到丹東天橋溝景區賞楓葉、挖野參。(于珈琳、任芳頡 拍攝、剪輯)

(香港文匯網記者 任芳頡、于珈琳 丹東報道)十月的遼寧丹東天橋溝景區是上帝打翻的調色盤,站在曉月峰觀景台遠眺,數萬畝彩葉林分階段綻放,色彩斑斕,層林盡染。蜜糖色、烈焰紅、蒼翠綠三色交織間,漫山遍野的絢爛彷彿點燃了整個山谷,陽光穿過葉隙灑下斑駁光斑,空氣裏浮動着清甜的草木香。

天橋溝的雲海奇觀,如煙似海,瀰漫山谷,猶如仙境。(丹東市供圖)

天橋溝位於寬甸滿族自治縣,形成於1.4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以「中國楓葉最紅最艷的地方」聞名。景區內有玻璃天橋、楓葉谷、曉月峰等特色景點,秋季楓葉觀賞期從9月下旬持續到10月中下旬,最佳觀賞期可達10天。

天橋溝的秋色彩斑斕,層林盡染。(丹東市供圖)

這裏的秋,是自然與歷史的雙重奏,二十餘處東北抗聯遺址靜臥林間,東北抗日聯軍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楊靖宇將軍的抗聯一軍軍部秘密營地便在此處。山河作證,每一處遺址都是一座巍然矗立、令人敬仰的歷史豐碑。

天橋溝是著名的紅色旅遊景區,保留了20多處東北抗聯遺址。(任芳頡 攝)

當年戰士們浴血的山谷,如今已發展成國家4A級景區,深山密林成為致富的聚寶盆。而今的天橋溝早已不止於賞景,兩大產業在此共生,除文旅產業之外,還有野山參的種植加工產業。5萬餘畝的基地裏,15年以上參齡的野山參超過2億株。該基地因其面積之廣、存苗量之多、參齡之長,舉世罕見,成功入選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被認定為「中國野山參種植面積最大的基地」。

天橋溝內的東北抗聯密營遺址。(任芳頡 攝)

在野山參種植加工方面,目前形成了人蔘片、人蔘酒、野山參鮮參和乾參禮盒等參系列的產品。如今,「採參人」們晨起上山,腰間掛着竹簍,指尖沾着泥土的芬芳。加工廠裏,人蔘片透出琥珀色的光,人蔘酒封壇時酒香混着木香,連禮盒上的燙金紋樣都透着匠心。

天橋溝野山參基地成功入選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被認定為「中國野山參種植面積最大的基地」。圖為採挖自此的不同品類的野山參。(記者于珈琳)

隨着近期本桓寬高速公路的正式通車運營,丹東市特別是寬甸滿族自治縣文體旅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遊客們驅車而來,品一杯參茶,嘗一口參酒,聽一段抗聯往事,再帶走一盒帶着山風氣息的乾參,連鄉間民宿的炊煙裏都飄着甜蜜的期待。天橋溝的秋色裏,既燃着最烈的楓火,又藏着最甜的豐收。

責任編輯: 文劼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