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香港力推公交觀光 陳美寶:研增辦水上的士航線

2025-10-12 07:57:41 香港
●觀光九巴駛經半島酒店。(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剛結束的國慶及中秋黃金周假期吸引大批內地旅客訪港,不少並非只為購物及美食而來,而是深度體驗香港動人的小城風光。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昨日在網誌中表示,從社交媒體留意到不少訪港旅客對香港的公共交通非常感興趣。黃金周期間,城巴及九巴營運共3組旅遊路線的整體乘客量上升逾1.5倍,總乘客人次超過5萬人。在維港兩岸設有多個航點的水上的士,亦是體驗維港的好選擇。她透露,連接西九文化區與中環兩大地標的新短途航線預計將於年底前開始試辦,特區政府未來會積極探索開辦更多水上的士或街渡航線的可能性,進一步推廣水上交通。

●往港島的觀光城巴途經尖沙咀K11購物藝術館。(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攝)

陳美寶表示,香港的公共交通網絡四通八達而且高效,雙層巴士與雙層電車甚具特色,加上歷史悠久的渡海小輪,本身已足以交織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特區政府一直希望各公共交通營辦商可多「跳出框框」,開拓非票務收入,而兩間專營巴士營辦商推出的觀光巴士路線配搭雙層開篷巴士的設計,貫穿南區的海灘、尖沙咀的璀璨夜景,以至西九龍一帶的文化景點等熱門景點,為旅客帶來全新的城市遊覽體驗。觀光巴士更獲內地社交平台力推,形容感覺猶如在高樓大廈中坐過山車。

同時,電車公司亦一直努力拓展不同的旅遊路線,包括提供16種不同語言導賞服務的「電車全景遊」,讓旅客在穿梭港島鬧市中心的同時,亦可加深對沿途風景及人與事的認識。

聯繫西九中環 新航線年底推

擁有逾120年歷史的天星小輪一直深受旅客歡迎,現時天星小輪於尖沙咀、中環及灣仔碼頭全部入閘機及售票機均已裝設電子支付系統,接受微信支付、支付寶、銀聯二維碼支付及信用卡等支付方式,以便利乘客,節省排隊時間及入閘效率。陳美寶指出,運輸署一直鼓勵水上的士營辦商加入新元素,「尖東-中環(經灣仔)」的水上的士航線已於本月1日起加密班次,並引入豪華觀光船選項;營辦商逢周六、日及公眾假期會試辦由尖沙咀經尖東往返鯉魚門的新航線,開拓新景點。連接西九文化區和中環兩大地標的新短途航線,預計將於年底前開始試辦。

輕鐵旅遊專線帶動深度遊

她又提到,近年愈來愈多旅客喜歡走入香港不同社區作深度遊。港鐵公司繼年初推出輕鐵旅遊專線「屯門發現號」,最近亦新增「元朗專線」,帶領旅客暢遊元朗及天水圍,車上亦設有廣播及旅遊大使沿途介紹,讓乘客發掘區內不同角落的魅力,推出以來大受歡迎。

陳美寶表示,交通工具本質是載客出行,但憑藉香港人的靈活和創意,交通工具亦能交織出城市中的亮點。說到創新的最佳示範,她指「粵車南下」的籌備工作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她將於本周五(17日)的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會議上作最新匯報,期待政策正式推出後,能為內地旅客提供多一個訪港的新模式,亦可以吸引他們選擇在港過夜,豐富他們在港的旅遊體驗。

九巴研馬灣新路線 城巴力推全港遊

●一家大細等候九巴HK1。(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攝)

九巴傳訊及公共事務部主管簡學悕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九巴觀光巴士路線HK1是在暑假升級開辦,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長假期共有2.5萬乘客人次,公司樂見成功帶動相關討論熱度,旅客反應亦很正面。他透露,公司正積極研究爭取開辦更多觀光巴士路線,希望帶旅客前往更多景點及探索不同地區,令他們有更好的旅遊體驗。他指初步籌備的新路線涵蓋深受旅客歡迎的馬灣,「沿途風景很美,又可以看到青馬大橋等,對旅客有吸引力。上車地點等細節要與政策商討。」

●「藝遊香港」款的觀光城巴。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城巴發言人表示,正加強推廣新旅遊產品—「城巴全港遊」,展望未來將繼續致力為旅客提供全方位遊覽香港方案。

●觀光城巴抵達香港文化中心。(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攝)

開篷巴觀光受熱捧 旅客冀路線信息更清晰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茗)香港觀光巴士吸引不少旅客專程體驗。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傍晚到尖沙咀天星碼頭直擊,不少旅客均給予好評。來自深圳的藍先生與來自浙江的旅客譚小姐及朱小姐直言,是受到網上的「打卡」內容吸引前來。他們3人從中環乘坐觀光巴士至尖沙咀碼頭,沿途高樓林立的獨特城市景觀盡收眼底,加深了他們對香港的認知,「樓又高又近,感覺很特別。」傍晚時分吹着晚風更感覺十分愜意,若趕上合適時段還能拍攝夕陽美景,「出片效果很好,就算沒拍到夕陽,吹風也舒服。」

●左起:藍先生、譚小姐、朱小姐(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攝)

他們認為觀光巴士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其一是班次不足導致排隊時間過長,昨日需等候半小時才能上車,「大家都來『打卡』,班次少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建議增加班次。在路線信息清晰度方面,由於有H1及H2等多條路線,旅客難以輕易區分,乘車路途的時間未能顯示,令他們難以規劃拍攝夕陽的時間與位置,建議增加清晰指示。同時,巴士上層仍有空位,但職員僅靠口頭呼喊通知,後排旅客難以知悉,信息傳達不暢,導致座位浪費,建議作出調整。

●觀光城巴途經太空館。(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攝)

對水上的士觀光路線感興趣

對今年年底推出來往西九文化區及中環的水上的士觀光路線,他們亦感興趣,認為水上路線更易欣賞夕陽,並關注其票價。三人均表示,未來會再次來港體驗觀光項目,亦期待相關部門優化現有巴士服務,提升遊客體驗。

對觀光巴士非常感興趣的廣州旅客王小姐認為,相比步行的耗時、乘坐的士難以盡情欣賞風光,巴士出行「更方便」,且能讓人沿途欣賞更多景色。身處開篷觀光巴士之上,即使天氣炎熱亦不擔心,「本身有風,坐上去好凉爽」,更提到開篷設計對暈車浪人士友好,「室內氣味易令人不適,開篷能減少暈車的不適感。」但作為旅客,她對香港部分路線信息感到不習慣,希望能更清晰標明路線,方便辨認所處區域與目的地。

責任編輯: 文劼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