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引力一號「一箭三星」海上發射

2025-10-12 04:25:22 要聞
●引力一號第二次海上發射成功。 香港文匯報通訊員聶東磊 攝
●來自河南的三個小朋友現場觀看了此次火箭發射。香港文匯報記者丁春麗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丁春麗 山東海陽報道)10月11日上午10時20分03秒,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引力一號(遙二)運載火箭以「東方航天港」號發射船為平台,在山東海陽附近海域發射升空,將吉林一號寬幅星,數天宇星01、02試驗星共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此次任務是引力一號運載火箭的第二次飛行。引力一號由東方空間(山東)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空間」)自主研製,2024年1月11日首飛圓滿成功,創造了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中國運力最大民商火箭、中國首型捆綁式民商火箭等多項紀錄,標誌着中國商業運載火箭自主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擴充了中國中低軌衛星多樣化、規模化發射能力,進一步豐富了中國運載火箭型譜。

引力一號運載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6.5噸,5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4.2噸,具備200至400公斤級衛星「一箭十星」至「一軌十八星」以上的發射能力,具備可靠性高、運載能力大、載荷空間大、海陸通用、快速響應、性價比高等特點。

將提供全球上門發射服務

「此次發射的核心目的是進一步驗證火箭方案的正確性,全流程的協調性和質量控制的穩定性,對火箭的能力更有底。」東方空間總裁助理、引力二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黃帥表示,引力一號首次飛行實驗成功之後,東方空間通過分析火箭的遙測數據,對火箭的整體方案進行了全方面的迭代和優化,對後續批量化的發射任務更有信心。

黃帥介紹說,此次發射中,20秒之內要完成一個大約40多度、幾百公里的急轉彎,這對彈道設計和航落區安全性的設計考驗非常大。為此,科研人員進行了幾十萬次的彈道仿真實驗,最終設計出了比較完美的彈道。

海上發射可以根據發射任務靈活選擇發射點,在黃帥看來,通過海上發射的技術發展,火箭將逐步具備全球海域的發射能力。公司未來將為全球用戶提供上門發射等比較新穎的發射服務,這也為公司開展國際航天合作開闢更多的新途徑。

引力二號擬年底試車

「未來我們還會繼續降低引力一號的發射成本,提高它的發射頻次,爭取做到每年5-10次發射。」黃帥說,東方空間從明年開始將按照每季度發射一次的頻次執行衛星組網的發射任務。

目前,東方空間也在同步研發引力二號中大型可回收液體運載火箭。東方空間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彭昊旻在山東省新聞辦組織的記者見面會上表示,引力二號的運載能力進一步提高至15噸(5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可攜帶30顆500公斤重的衛星上天。同時將成本進一步降低至SpaceX的水平,能夠讓客戶獲得2萬元人民幣/公斤的運力服務。

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引力二號目前處於研製的快速推進階段,預計年底完成動力系統試車,具備首飛條件。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