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馬曉芳)巴基斯坦刺繡、土耳其水拓畫、墨西哥木雕……2025北京國際非遺周將於2025年10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亮相,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鄭芳在10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透露,本屆非遺周以「非遺攜手美好生活」為主題,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和大洋洲61個國家和地區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共同參與,搭建全球非遺交流互鑒的平台,活動地點覆蓋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北京城市圖書館及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部分區域。澳門手信、香港的虛擬非遺導覽等也將現場亮相。

鄭芳表示,本屆非遺周邀請來自五大洲61個國家和地區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共同參與,打造以「一帶一路」為脈絡、五大洲文明交融互鑒的非遺文化交流格局。「非遺匠心·煥新生活」國際手工藝展將向觀眾展示形式多樣、獨具特色的非遺項目。在亞洲展區,巴基斯坦的精緻刺繡、土耳其流動的水拓畫與馬來西亞絢麗的娘惹服飾各放異彩;在非洲展區,埃及的古老莎草紙、津巴布韋樸拙的木石雕刻與埃塞俄比亞的多彩服飾交相輝映;在歐洲展區,格魯吉亞的悠揚古樂、芬蘭的精美銀飾與瑞士的阿爾卑斯風情徐徐展現;在美洲展區,墨西哥的精巧木雕、巴西的豪邁戰舞與秘魯的紡織工藝盡顯異域風情;在大洋洲展區,澳大利亞的健康食材與新西蘭獨具匠心的編織藝術彰顯生態人文和諧共生。她指出,非遺項目涵蓋手工藝、表演、服飾、飲食等多個領域,「不僅展現了世界各地非遺的獨特魅力,也體現了非遺作為文化紐帶,在推動跨文明對話與共享中的重要作用」。

「非遺的生命力在於融入日常、點亮生活」。鄭芳說,本屆非遺周「非遺精品展」展區匯聚北京與港澳三地非遺精華:景泰藍、京綉等「燕京八絕」展現匠心傳承,古琴、茶道等「五道」雅藝通過活態展演傳遞東方生活美學;澳門的澳門手信、香港的虛擬非遺導覽等,體現出文明對話與數字技術賦能下的非遺新貌。她介紹,「非遺風華·綻放生活」開幕展演以「風·雅·頌」為脈絡,呈現一場貫通東西、連接古今的非遺盛宴。來自中國的侗族大歌與來自格魯吉亞的復調演唱同台呼應,清麗婉轉的多聲部大歌與雄渾遼闊的復調疊韻相和,構成跨越山海的文明對話。舞蹈《青綠》演繹傳世名畫《千里江山圖》,融合文房四寶、雕鑿刻鏤等多項非遺技藝。京劇《聲動梁塵》薈萃「生、旦、凈、末」四大行當精華,展現中華戲曲藝術的深厚底蘊與舞台風采。此外,蒙古傳統呼麥、愛爾蘭風笛、津巴布韋拇指琴、芬蘭康特勒琴、蘇格蘭風笛、保加利亞民歌、夏威夷呼啦舞、巴西「戰舞」等將輪番登場,傳遞非遺所承載的人類共通情感。

據了解,在「非遺市集·共享生活」區,民眾將可品嘗土耳其烤肉、意大利披薩、斯里蘭卡紅茶、阿根廷馬黛茶等各國獨具特色的舌尖味道,體驗北京兔兒爺彩繪、河北布糊畫製作、天津陳官屯冬菜。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