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今年國慶、中秋「雙節」假期,全國消費市場持續升溫,各地消費者以不同的方式度過長假。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與家人團聚,在家中享受美食與親情時光。這一消費行為的變化,也為各地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盒馬10月8日發布的銷售數據顯示,「十一」期間,以帝王蟹、東星斑、牛排為代表的高檔品質商品成為各地消費者的首選,尤其是在中山、珠海、東莞三地的盒馬鮮生門店,在客流量、成交額、翻台率等核心指標上,全面超越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門店,整體表現亮眼。
盒馬今年「雙節」消費數據顯示,人們的節日消費不再是單一的應節商品「買買買」,而是高品質消費在全國更廣闊地域的深度滲透和在地化融合。它呈現出幾個明顯的特點:「貴族」不貴,地方味濃。廣東市民在合家團聚的日子,餐桌上講究的是「買只靚雞、蒸條靚魚」,像以往被視為「海鮮貴族」的東星斑,以及近年大灣區家庭聚餐流行的帝王蟹等,逐步走入更多消費者的日常視野。

據了解,盒馬節前依據往年的銷售經驗,提前準備好了充足的貨源,讓全國「盒區」消費者在這個假期都可以買到性價比超高的東星斑。其中,盒馬東莞店的東星斑銷售增速,甚至是廣州的4倍。
另外,盒馬帝王蟹「十一」期間銷售同比增長185%,中秋節當天帝王蟹銷售同比增長197%。除了購買鮮活帝王蟹,操作簡便的西冷牛排、半成品菜的等也備受歡迎。這背後是盒馬等品牌有意識地將供應鏈延伸至更多城市,也持續引入更多時尚、潮流商品,主動適配多樣化的用餐場景。
2025年國慶期間,很多非傳統一線城市的消費增速已遠超北上廣。在廣東,消費熱情不僅限於省會城市,在佛山、東莞、中山、珠海等城市同樣旺盛。數據顯示,雙節期間東莞、中山、珠海的帝王蟹消費需求增速迅猛,三城店均銷量是是廣州門店的3-3.5倍。其他熱門的水產品,包括大閘蟹、三文魚、九節蝦等,莞中珠三家店的銷量,同樣相當於廣東店均的3倍。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地市潛力城市居民的消費需求,不僅僅停留在吃的方面,悅己消費特點也非常明顯。根據盒馬花園的數據顯示,珠海、東莞、中山的鮮花單日銷量,分別是廣州店均的6倍。這些城市的年輕和家庭群體通過高頻次的鮮花消費,已經將鮮花轉化為日常儀式感的一部分。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