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芷珊)香港房屋經理學會致力推動物業管理專業化及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公共政策的制定及執行。配合《施政報告》公布多項房屋及大廈管理新措施,學會就多個議題提出觀點與建議,期望與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攜手,提升城市治理及居民生活質素。
第一,學會特別欣見「聯廈聯管」被列為重點措施之一。學會作為此計劃的倡議者及合作夥伴,早於試點階段已積極提供專業意見。政府現推動計劃擴展至更多地區,印證物管專業在社區管理中的重要價值。「聯廈聯管」不僅是舊區大廈管理的新模式,更能促進社區共融,提升居民的居住安全與幸福感。同時,學會建議特區政府立法設立「強制維修基金」,建立長效機制以支援舊樓維修。基金可按管理費固定比例累積,並於業權轉讓時一併轉移,讓業主較易接受。
第二,進一步檢視《建築物管理條例》(第344章)。是次修例旨在提高業主立案法團運作的透明度和問責性,並規定更多業主參與重大採購的決定。建議與物管業界定期檢討《修訂條例》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實際運作問題,加以優化。學會建議特區政府進一步檢討現行法例,包括研究業主立案法團管理委員會或業主會議以線上形式舉行的合法性,以提升決策流程效率;善用「智方便」流動應用程式的「智方便個人碼」功能,讓業主可於線上進行投票,有助更多業主參與大廈管理事務等。
第三,優化樓宇滲水問題的檢測及處理程序。學會歡迎政府利用科技提升滲水檢測及追責效率,例如應用AI影像辨識及物聯網感應技術,以縮短確定責任方的時間。建議政府要求業主於指定期限內自行檢查並修復問題,否則有關部門可代為修葺並收回費用。同時,物業管理人員在滲水處理中扮演協調角色,建議政府在撥款舉辦物管前線員工調解與溝通技巧培訓之餘,亦需增添「滲水辦」人手資源,提升跟進轉介個案的效率,配合物業管理人員協助化解鄰里爭議。
此外,學會全力支持特區政府的減廢與回收政策,並建議擴充社區回收基礎設施,包括樓宇回收站及分類儲存設施;為物管公司提供教育資源與物料,協助住戶建立正確回收習慣;與環保署及地區組織合作,推出「屋苑回收獎勵計劃」;繼續推廣「源頭分類、即時回收」文化,讓減廢真正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