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文匯快評│港深共溯紅色記憶 研學之路促心相通

2025-10-10 12:10:39 快評

文/文平理

為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香港旅遊發展局與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聯合舉辦「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香港深圳學習之旅,組織百名兩地中學生共同走訪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西貢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深圳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等歷史場域。這不僅是一次走出課堂的實地研學,更是一場跨越地域的歷史對話,意義深遠。

這段發生於抗日戰爭期間的「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是深港兩地共同守護的民族記憶。在民族危難之際,兩地同胞同心協力,成功營救大批文化界人士,展現出血濃於水的民族情義與道德擔當。如今,透過共同走訪歷史遺跡,香港學生得以從本地視角理解抗戰中的家國情懷,深圳學生則從更宏大的敘事中看見香港在國家存亡關頭所扮演的英雄角色。這種「一段歷史、兩地共學」的模式,不僅豐富了學生對歷史的認知層次,更有助於打破地域隔閡,促進文化與人心的相通,讓年輕一代在共同學習中體認到「我們同屬一個民族,共享一段歷史」。

值得肯定的是,特區政府將紅色旅遊與國民教育結合,推動「寓教於遊」的路線設計,正是回應了新時代對歷史傳承與身份認同的呼喚。正如有學生所言,實地考察讓課本中的文字走進現實,使歷史不再是遙遠的敘事,而是可觸摸、可感受的集體記憶。而香港旅發局將紅色路線系統化整理為九大主題,更為未來深化此類旅遊與教育融合的項目奠定了基礎。

展望未來,香港與內地教育界及旅遊界可進一步拓展合作空間。除了「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路線,兩地可共同善用更多紅色旅遊路線和研學景點,如東江縱隊抗日路徑、香港抗日遺址等,設計開發更多跨區域的學生交流項目。更可進一步推出「深港紅色導賞員培訓計劃」或「歷史學習大使計劃」,讓兩地青年在接受專業培訓後,互相為對方學生擔任導賞員,講述屬於彼此土地上的歷史故事。這不僅能提升青年對歷史的深入理解與表達能力,更能透過「由青年向青年講歷史」的方式,增強敘事的感染力與認同感,真正實現「從交流到交心」。

歷史是根,文化是魂。深港兩地血脈相連,共同走過的抗戰歲月是兩地珍貴的精神財富。期望未來有更多這樣的紅色研學項目,讓年輕一代在行走中讀懂國家歷史,在交流中凝聚共識,攜手傳承這片土地上的英雄精神與家國情懷。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