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香港兩年引入102家重點企業 預計創造約2.2萬個優質就業職位

2025-10-10 07:33:22 香港
●由香港特區政府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舉辦的重點企業簽約儀式在香港特區政府總部舉行。香港文匯報記者萬霜靈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業俊)特區政府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昨舉行第五批重點企業簽約儀式,18家重點企業在香港設立或擴展其業務,包括3家全球十大醫藥企業,還首次引入將科技與藝術和娛樂結合的文化創意企業。引進辦主任任景信昨表示,連同早前已加入的84家企業,引進辦的重點企業夥伴總數已達102家,預計將為香港帶來合計約600億元投資,並創造約2.2萬個優質就業職位。它們同時在本港設立區域總部及推展研發項目,為香港經濟、多元產業發展及創科生態圈發展帶來正面效益。

引進辦2022年底開始投入運作,是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2年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的新措施,目的是更積極進取招商引資,提升香港競爭力,加速產業發展。2023年10月引進首批20間企業,隨後企業不斷加入,連同今批18家企業,引進辦兩年共引入102家企業。

引進辦第五批重點企業夥伴名單

今批近四成重點企業來自海外

最新引進的第五批重點企業,包括內地互聯網企業小紅書、英國藥企葛蘭素史克(GSK)、內地自動駕駛企業文遠知行及美國數字知識產權企業阜博集團等。任景信指有三點值得關注。

首先,近四成重點企業來自海外,外資佔比較以往有很大提升,反映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的吸引力持續增強,深受全球創科企業青睞。

第二,首次引進文化創意科技領域企業,為香港帶來新產業發展。

第三,成功吸引多家海外知名醫藥巨企進駐香港,其中3家更是全球十大醫藥企業,來港進行臨床測試項目,足證香港在創科及生命健康領域的國際吸引力。事實上,香港無論在罕有病治療、先進治療抑或細胞治療方面均具獨特優勢,且河套地區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尤其深圳的連結和交流,可為企業提供數據等領域協作,與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提出的發展方向高度契合,有助推動香港成為臨床研究及創新藥物開發的重要基地。

任景信還說,此次18家企業在不同領域均具代表性,是在海外的成功「龍頭」,反映企業對香港有正面肯定,也體現特區政府過去幾年大力推動各項招商引資政策成效。此外,近年本港資本市場大幅增長,利好企業融資,亦是吸引企業進駐的原因之一。

102企業近九成在港建立總部

他重申,引進辦專注創科領域的「龍頭」企業,涵蓋5個範疇,包括人工智能、數據科學、金融科技、生物健康科技、先進製造及新能源,是次還新增文創產業。引進辦在考慮重點企業時,除要求企業承諾在港投入資金並創造職位,亦要考慮企業是否有實體項目落戶香港。目前已引進102家企業,近九成會在港建立區域或海外總部,近半數已在港上市,近一成準備在港上市。企業落戶時亦已有具體計劃,包括有落戶香港的國際頂尖醫藥企業早前已宣布正在港進行臨床試驗項目,並通過引進辦幫他們與大學醫學院及商業機構等各生態圈內持份者對接。絕大部分落戶企業在港有業務、辦公室及設施。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出席簽約儀式時也指出,今次引進辦首次引入將科技與藝術和娛樂結合的文化創意企業。在文創知識產權(IP)與人工智能和第三代互聯網等新興技術的驅動下,全球數碼娛樂市場正蓬勃發展。香港憑藉與內地及世界的緊密聯繫、開放多元的文化,以及蓬勃的創科生態系統,是相關企業拓展亞洲乃至全球市場的理想平台。特區政府未來會把更多具戰略意義的企業引入香港。

美文創企業視港為重要基地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安琪)今次引進辦首次引入將科技與藝術和娛樂結合的文化創意企業。總部在美國的數字內容資產保護與交易服務提供商阜博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揚斌昨表示,特區政府對數字產業的前瞻布局,讓企業看到未來。集團於2018年在港上市時視香港為基本市場,如今升級為重要基地。

王揚斌強調,創意產業發展的核心在於知識產權。香港擁有豐富的IP與創意人才,但在IP留存與產業化變現方面仍存在不足。例如,香港影視早年將一些很有人氣的電影IP出售,令近年相關播放效益與創作人無關,這是很可惜的。阜博集團的核心業務聚焦IP產權人明確產權歸屬,以及跟蹤IP收入交易並確保款項精準到賬,可助力香港IP生態的完善與價值釋放。

港高效連接內地海外市場

另外,香港作為區域樞紐,能高效連接內地與海外市場,助力數字文化產業協同創新與國際市場的拓展。香港還匯聚國際專業服務和科研資源,與本地高校建立緊密合作,有助於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與數字內容前沿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特區政府提供多項資助及產業配套政策,為企業引進核心技術及國際人才、形成產業集群,營造優良營商環境。

責任編輯: 文劼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