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北都成功離不開與內地城市深度協作 議員倡爭取完善跨區域協調機制 避免區域重複建設和惡性競爭

2025-10-10 04:48:37 香港
●立法會昨日進行施政報告致謝議案第二天辯論。
●李浩然
●龍漢標
●劉國勳

立法會昨日(9日)進行施政報告致謝議案第二天辯論,多位議員在會上表示,認同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的措施,能為北都區各類型發展拆牆鬆綁,讓投資者和發展商今後可免受困於「審批迷宮」,並強調北部都會區的成功離不開與內地城市的深度協作,建議爭取完善跨區域協調機制,避免區域重複建設和惡性競爭;探討設立「大灣區跨境基金」投資跨境基礎設施;組建全權負責大學城及各產業園區聯絡、諮詢和項目審批等執行單位,減少政出多門;將北都區打造成「全民項目」等,深信北都區有望成為香港未來新中心。●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晉 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興偉

議員李浩然建議透過由特區政府牽頭,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市場,一起對參與的區域規劃,設立一些協調工作組或委員會等機制,統籌基礎設施、產業及生態的保護,避免同一區域內的重複建設和惡性競爭等。李浩然並建議設法設立「大灣區跨境基金」,聯合粵港澳三地政府和社會的資本,設立「北部都會區開發基金」,重點投資在跨境的基礎設施和科技創新項目等。

議員馬逢國表示,新界北隔河對岸的深圳福田一帶一片發達,由商務圈到科技園區、環境保育區和豪宅並行發展,而新界北卻仍然是有待開發的郊野,落差很大。

冀專屬法律和優惠政策早日出台

他強調,香港的長遠發展離不開與內地接軌,但認為坊間對北都區何時能夠全力推進,仍有觀望態度,期待由行政長官領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能夠為北都區發展釐定務實的策略方向,並希望北都區的專屬法律和優惠政策能夠早日出台等。

談到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由行政長官領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並會拆牆鬆綁簡化行政程序等,議員龍漢標表示,相信有關措施能讓參與北都區發展的投資者和發展商今後不再會被困於部門的「審批迷宮」之中。

建議升格北都辦編制和職能

就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訂立加快發展北都區的專屬法律,議員劉國勳表示,北都區的發展涉及收地、產業、教育、環境、文化、旅遊等很多政策和法規,能避免浪費大量時間不斷修改法例,為各類型發展拆牆鬆綁,有利推動先行先試。假如有關安排能令北都區取得成功,甚至可在全港不同地方去做,他並建議特區政府可以升格北都辦的編制和職能,加入一些熟悉創科產業、經濟發展、文化旅遊等方面人才。

議員林振昇表示,北都會發展公營房屋等,成為基層市民改善生活環境的新希望,建議特區政府及早規劃做好居民生活、就業配套,汲取30多年前發展天水圍經驗,避免區內就業及鐵路發展滯後情況。

他並建議,特區政府可從各部門抽調具備專業背景的人員,組建兩個具時限性的「單一窗口」,作為「大學城籌劃及建設組」及其他兩個專責工作組的執行單位,全權負責大學城及各產業園區牽涉持份者聯絡、諮詢和項目審批工作,實現一站式、全流程的行政支援。該等執行機構不應隸屬任何單一決策部門,並直接向司長級官員負責,從體制上減少政出多門情況,進一步提升行政效率。

議員洪雯表示,要高效推進北都區發展,特區政府需要跳出現有框框「抓大放小」,即抓緊大方向、果斷決策、強力推進;放鬆監管、簡化審批、快速處理各種細節,認為新一份施政報告初步展現出這樣的改革思路。北都辦定位方面,她認為應重新布局其功能,認為北都辦現時僅有25名人員,由首長級公務員D6級帶領,若未來需支援「北都發展委員會」下設的三個工作組,有可能陷入「將多過兵」困局,人手不足以執行指令。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