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瑞典文學院周四(10月9日)宣布,今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匈牙利作家卡撒茲納霍凱。卡撒茲納霍凱是匈牙利知名小說家和編劇,以後現代主義反烏托邦主題作品聞名,於2015年獲得世界文壇重要獎項布克國際文學獎。諾貝爾獎委員會表彰卡撒茲納霍凱在末世的恐懼氛圍中,以極具感染力及前瞻性的創作,再次肯定藝術的力量。
卡撒茲納霍凱於1954年出生於匈牙利東南部、臨近羅馬尼亞邊境的小鎮久洛,來自一個中產家庭。他最初在匈牙利公立塞格德大學修讀法學,後轉入文學、語言學和大眾教育領域。大學畢業後,卡撒茲納霍凱短暫擔任圖書館管理員,也曾從事編輯工作,1984年起成為自由撰稿人。
1985年,卡撒茲納霍凱的處女作《撒旦探戈》一經問世便引起轟動。這本小說描述一座破敗的匈牙利鄉村中,村民們在貧困與絕望中掙扎。一個傳言中已經死去的救世主突然歸來,看似帶來帶領村民逃離困境的救贖計劃,誘使村民們投入畢生積蓄,然而這場希望之旅實為精心設計的騙局,揭示了人性在貪婪與背叛中的脆弱。
卡撒茲納霍凱於1987年暫離匈牙利,在德國旅居一年,其後又遊歷東亞汲取靈感。1989年,卡撒茲納霍凱的第二部主要作品《憂鬱的反抗》問世,這部作品展現出更獨特的末世烏托邦色彩,透過神秘馬戲團攜帶巨鯨屍體來到荒涼小鎮的設定,巧妙暗示社會失去秩序、陷入混亂的情景,凸顯時代巨變之際,人們對新生活的期待與現實的落差感。
文風艱澀具挑戰性
在創作中,卡撒茲納霍凱的小說常採用極為複雜的長句,部分句子甚至可以長達數頁,其文風通常被歸類為後現代風格,主題帶有反烏托邦與憂鬱色彩,充滿哲理和黑色幽默,文風艱澀而具挑戰性。卡撒茲納霍凱憑藉《戰爭與戰爭》等作品,接連獲得德國年度最佳文學書籍獎、美國最佳翻譯圖書獎等知名獎項,一步步蜚聲世界文壇。
來自中歐的卡撒茲納霍凱還將目光投向東方世界,許多作品中融合東方哲思,創造出更為細膩、沉靜的敘事方式,展現多元且獨特的文學視野。2003年出版的小說《北山、南湖、西路、東河》以日本京都為背景,講述一段尋找秘密花園的神秘旅程,文字被指充滿抒情美感。2008年出版的小說《蒼鷺》中,一隻蒼鷺靜靜站在京都鴨川中央,在熙熙攘攘人群中若隱若現的開場白,為許多讀者留下深刻印象,也成為藝術家大隱隱於市的經典隱喻。
延續卡夫卡等中歐作家傳統
卡撒茲納霍凱被譽為中歐史詩式文學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延續卡夫卡和伯恩哈德等中歐作家傳統,善於描寫荒誕怪誕主題,筆觸深刻且極具張力。多年以來,卡撒茲納霍凱的作品凸顯其對人類命運、藝術本質等議題的深刻探討,令其成為當代文學界的重要聲音。
卡撒茲納霍凱是歷來第二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匈牙利人,諾貝爾獎委員會盛讚他的作品有感染力、扣人心弦且富有遠見。卡撒茲納霍凱將獨享1,100萬瑞典克朗(約912萬港元)獎金。
卡撒茲納霍凱代表作(部分)
《撒旦探戈》(1985年)
●在匈牙利政權更迭前夕,當地鄉村一座廢棄的集體農場上,村民們在貧困與絕望中掙扎。傳言中死去的救世主伊里米亞什突然歸來,看似帶來帶領村民逃離困境的救贖計劃,實則只是一個騙局,令所有人幾乎陷入絕望。小說於1994年被改編為長達7小時的同名電影。
《反抗的憂鬱》(1989年)
●在一座匈牙利小鎮,一個神秘的馬戲團攜帶一條巨大鯨魚的屍骨悄然而至,書中圍繞主人公艾斯泰爾夫人等人物,通過碎片化的故事描述,呈現了匈牙利小鎮上的混亂事件,以諷刺的手法揭示了社會的種種問題。
《戰爭與戰爭》(1999年)
●主人公科林希望成為圖書館的高級檔案管理員,他無意間獲得描寫了4個人命運的手稿,為此從家鄉前往紐約,試圖解開宇宙的奧秘。科林的旅程途經西方歷史上許多重要的地點,自身命運與手稿中的人物經歷交叉敘事,展現作者對人生、歷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西王母下凡記》(2008年)
●本書按照斐波那契數列排列,收錄17個各具特色的藝術故事,探討了美與藝術創作在盲目無常的世界中扮演的角色。開篇故事《北山、南湖、西路、東河》以日本京都東南部為背景,講述尋找秘密花園的神秘故事,充滿強烈的抒情片段。
《溫克海姆男爵返鄉》(2016年)
●一座匈牙利小城的居民,等待旅居阿根廷多年的溫克海姆男爵返鄉,幻想他能帶來傳言中的巨額財富,改變當地居民貧窮的生活。然而溫克海姆男爵的願望樸素,只想最後看一眼家鄉、去年輕時常去的一間咖啡館。他早年的記憶在半個世紀的歷史變遷中,已然物是人非。書中映射出匈牙利社會以至東歐社會在特定時期的封閉性。
《赫希特07769》(2021年)
●當代德國圖林根州一座普通小鎮,在熱情洋溢的年輕居民背後,是飽受社會混亂困擾的現狀。書中精準刻畫德國社會動盪時期的人物寫照,講述暴力與美不可思議的結合。
《世界在前進》(2025年)
●實驗性短篇小說集,展現橫跨全球版圖的當代生活圖景,凸顯世界並非如你我所料想方式前進的核心主旨。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