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最新發布的202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排名中,香港高等教育再次展現強勁實力。八所資助大學全數榜上有名且排名均有所上升,除繼續有五所大學穩居世界百強,更創紀錄首度有六所大學躋身全球前200名,亮麗表現令人鼓舞。香港高校的卓越成就,不僅是本地世界級教育與科研實力的體現,更可成為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支撐。踏入由治及興的新征程,香港應把握環球高等教育「東升西降」的機遇,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為國家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貢獻更多香港力量。
在這次THE世界大學排名中,香港是全球唯一所有上榜高校排名都上升的地區(擁有至少三所上榜高校)。當中,香港大學、中文大學、科技大學、城市大學及理工大學繼續穩居世界百強;香港教育大學首次參與排名即位列全球第195位,躋身世界前10%;嶺南大學亦首次上榜。THE指出,香港高校排名提升主要得益於教學聲譽、頒授博士/學士學位比例,以及師生比的進步,表明香港高等教育正逐步轉向研究型大學發展。
香港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大學校園重回正軌,為教育、學術、科研、創新營造良好環境,高校得以專注於提升教學質量、推動前沿科研、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成績斐然。例如,中大在「機構收入」、「研究生產力」、「研究收入」、「卓越研究」和「專利」五項績效指標中取得滿分100分,理大在「卓越研究」、「人均發表量」及「專利」獲滿分,城大在「產業」與「國際展望」分別蟬聯全球及全港第一,均印證香港高校在穩定環境中持續進步。
香港高校在多項範疇的卓越表現,離不開特區政府長期對高等教育與科研創新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投入。例如,「產學研1+計劃」資助大學團隊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商品,InnoHK創新研發平台吸引國際頂尖機構與本地大學合作,聚焦醫療科技、人工智能、可持續能源等前沿領域,進一步強化香港作為科研合作與成果轉化樞紐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排名呈現「東升西降」的全球趨勢。亞洲高校持續崛起,中國內地、中國香港、新加坡及韓國的院校排名穩步上升;與此同時,美歐的大學排名延續下滑趨勢,尤其是美國大學的表現令人失望,其重要原因,是特朗普政府以政治干預學術,利用削減經費等手段,對「不聽話」的院校肆意打壓,並濫用反覆無常的簽證政策,嚴重動搖國際學者、學生對美國高校的信心,加劇人才外流。特朗普政府治下美國高校不穩定的政策環境,與香港開放、包容、自由的學術氛圍形成鮮明對比,兩地大學排名此消彼長理所當然。
面對全球人才、科研競爭的深刻變化,香港應進一步發揮「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獨特優勢,善用香港具吸引力的國際化教育與科研環境,積極招攬國際頂尖學者、學生來港,強化「留學香港」品牌;同時加強本地人才培養,推動政、產、學、研、投高效協同,促進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加快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將香港打造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