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黃金周丁財兩旺 旅業創新求變增活力

2025-10-09 04:39:40 評論

今年國慶中秋內地八日長假期,香港迎來久違的旅遊熱潮。據統計,整個黃金周期間,逾139萬人次內地旅客訪港,市面人流如鯽,商場食肆客似雲來,的確是「旺丁又旺財」。黃金周本港在客流增長帶動下,與旅遊相關的飲食、零售業興旺,主要得益於特區政府持續推動盛事經濟,成效顯著。但現時旅客仍然集中在少數傳統旅遊旺區和行業,業界和地區不能坐等優惠政策支持,必須創新求變,增加旅遊業的深度與廣度,將旅客的消費力引流到不同地區和行業,為香港經濟持續暢旺注入源源動力。

香港旅遊業界指出,剛過去的黃金周約六成屬過夜旅客,消費力強,帶動餐飲、零售等行業生意額普遍上升,部分金飾、化妝品店更錄得雙位數增長。這股熱潮不僅彰顯了香港旅遊業的強勁復甦,也反映出特區政府近年推動「盛事經濟」與「旅遊+」融合策略效果不斷湧現。

特區政府在黃金周期間積極舉辦多元盛事活動,如維港煙花、大坑舞火龍等,成功吸引旅客留港過夜;同時,交通配套改善、電子支付普及,亦提升了旅客的整體體驗。不少遊客表示,香港人友善禮貌、城市風貌獨特,猶如走進昔日港產片場景,令人倍感親切。在服務理念上,香港也積極轉變。通過推出特色主題遊、深度文化體驗等多元化產品,從單純的購物天堂轉型為複合型旅遊目的地。今年國慶黃金周興起的「落日飛車」觀光巴士遊成為熱門新體驗,遊客乘坐開篷雙層觀光巴士,欣賞沿途香港街景,感受香港的驚艷夜景,這正是創新服務的體現。

然而,在亮麗的數據背後,亦須清醒看到:當前旅客仍高度集中在尖沙咀、銅鑼灣、旺角等傳統旅遊區,消費亦集中於奢侈品、藥妝、金飾等少數行業。這種旅遊、消費模式,雖能短期提振經濟,卻難以釋放全城旅遊潛力,亦易造成局部地區擁擠,影響居民生活與旅客體驗。

特區政府和旅遊業界必須有更長遠的布局。關鍵在於擴大縱深——將旅客由熱點地區引流至新興區域,並由單一消費模式擴散至多元產業鏈。例如西九文化區擁有故宮文化博物館、戲曲中心等文化地標,啟德體育園經常舉辦國際級體育賽事與演唱會,這些都是極具潛力的旅遊引擎。若能結合周邊社區資源,設計主題路線、舉辦在地活動,定能吸引旅客深入探索,延長停留時間,提升人均消費。澳門今年黃金周酒店入住率逾九成,旅客總量更比去年提早40天突破3,000萬人次,其成功在於善用「IP經濟」、社區營造與琴澳聯動。澳門透過設立臨時行人專區、引入Sanrio與POP MART等IP裝置、舉辦動漫遊戲展等,成功將旅客引入舊城區,激活社區經濟。澳門向深度、廣度拓展旅遊業的成功經驗,值得香港借鑒。香港同樣可發展原創文化IP,結合歷史街區、非遺工藝與本地美食,打造獨具港味的沉浸式體驗。

此外,「旅遊+」的融合空間廣闊。例如香港亦可發揮醫療水平高、服務質素佳的優勢,發展「醫療+旅遊」高端健康檢查、醫美養生等特色旅遊項目。同時,海島遊、生態導覽、創科體驗等新興領域,亦值得大力開發。

香港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關鍵在於全城協作、創新求變,做到「區區有盛事、行行皆參與」,方能將人流轉化為財流,將熱潮延續為常態。香港旅遊業的轉型升級,亦是城市創新活力的縮影。香港既要保持「購物天堂」「美食天堂」的光環,更要大膽開拓更多文化遊、海島遊等旅遊新業態、新亮點,擦亮香港遊的金字招牌。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