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文匯快評:檢討押解程序 慎防「走犯」再發生

2025-10-08 13:36:45 快評

文/文平理

繼10月6日有疑犯在北區醫院接受治療期間逃脫,再有消息指,10月7日有女疑犯被捕後企圖逃走。防罪科技日益進步,警方應妥善應用,使被捕人士押解及移交程序更為嚴密,防範出現疏漏。

10月6月一名涉販毒男子被捕後聲稱不適被送往北區醫院接受治療,期間突然逃脫,疑犯在10月8日被找回拘捕;至10月7日,一名女子疑襲擊家人被捕後,在警署拘留期間逃到警署一角落藏匿,伺機離開,被警員機警發現。

在更早之前的9月25日,一名男子涉醉酒後持刀揮舞被捕,在醫院檢查期間兩名輔警接手看管,疑未知該男子是被捕人士,在男子接受檢查後一度讓其離開。

今天防罪科技普及,除了監察日常治安的天眼系統外,電子追蹤手環等亦有助監察被捕及在押人士,可以令移交和看管程序更嚴密,被捕人士、執法部門以及公眾的安全都得到保障。特別是醫院等人多、出入口四通八達的地點,單憑警方和懲教人員肉眼看管,難免「走漏眼」,更要善用科技配合嚴謹的程序補足。過去本港曾經有涉嚴重械劫案的在囚犯人被送往醫院檢查期間,藉詞如廁期間脅持人質逃脫,直至數年後才尋回被捕。就近日「走犯」和「放錯犯」事件,幸警方在事後即時應變增援,以及閉路電視發揮作用,得以作出即時補救。不過,被捕人士牽涉的罪案可大可小,各執法部門應總結經驗,防止類似事件發生。

責任編輯: 張岩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