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高中公民科內地考察逾廿萬學生參與 教育局進一步推廣建國歷史體驗研學新路線

2025-10-06 16:43:00 學界互動
圖為高中公民科學生到內地考察,參觀愛飛客航空科普基地飛機生產製造廠房。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姬文風)香港特區政府一直積極推動學生到內地交流考察,親身體驗國家發展的脈動和成就。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葉秀媚今日在「局中人語」撰文指,自兩地恢復全面通關後,已有20多萬名學生參與公民科內地考察及學生內地交流計劃,成效顯著。新學年公民科內地考察合共提供28個行程,首批會於本月出發,而學生內地交流計劃亦會於新學年陸續推出80多個行程,致力為學生提供更多「行走的課堂」,深化學習體驗。

葉秀媚指出,校長、教師及學生一致認為內地考察及交流活動不僅擴闊視野,更進一步加強了國民身分認同。她舉例有學生透過參觀西安兵馬俑、浙江良渚文化遺址、深圳南頭古城等地,深刻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亦走訪粵港澳大灣區的高科技企業,親眼見證國家的創新實力。更有不少學生表示通過文化工作坊、企業參訪等實踐體驗,有助深化課堂所學;學生也分享到他們與內地同齡青少年交流後建立友誼,激發對未來的志向和抱負。

新學年公民科內地考察合共提供28個行程,當中18個為一至三天的廣東省行程、10個為四至五天的廣東省外行程;學生內地交流計劃亦會於新學年陸續推出80多個行程,將適時向學校發放詳情,包括報名及出團日期。

另一方面,2025年施政報告提出教育局會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日常學與教中,包括設計建國歷史體驗行程,並在2025/26學年的學生內地交流及考察活動提供不少於40個相關行程,讓學生深刻認識革命先輩在進程中所展現的團結和堅韌精神。

為此,教育局與內地緊密合作,在公民科內地考察及學生內地交流計劃中,進一步推廣建國歷史體驗研學新路線。葉秀媚分享指,有關行程包括參觀上海中共一大會址、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學生可從中了解先輩的英勇事蹟,反思戰爭的慘痛教訓,從而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並認識現代中國的發展源起與精神價值,培育民族精神。

她又強調,這些行程亦會結合價值觀教育及國家安全教育元素,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國家在社會、經濟及國際舞台上的成就和發展,深化學生對現代中國的認識和情感連結,體現教育政策的落實與實效。例如高小學生有機會到訪貴州的長征文化數位藝術館 ,觀賞以「藝術+科技」為媒介的長征故事,藉數位化全景視角感受紅軍長征的艱難險阻和偉大精神;高中學生亦可透過探訪革命要地江西于都「長征第一渡」,了解先輩的奮鬥精神與民族堅毅。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