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應用於各行業勢不可擋,保險業逐步開始使用人工智能(AI)輔助業務發展,如客戶服務、理賠處理、欺詐檢測及合規管理等方面。保監局政策及法規部高級經理楊淑敏表示,該局的調查發現,目前大約有38%的保險公司已經在使用各種AI解決方案,高於全球平均約26%的水平。該局希望將香港打造為保險業的AI基地,香港具有許多獨特的優勢,比如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與國際以及內地進行對接等,像Microsoft、阿里巴巴等國際公司也在此布局,相信香港的保險市場充滿活力兼具極大潛力。●香港文匯報記者 莊程敏
「許多保險業務主要集中在本地及亞洲地區,香港可以成為一個AI的起點,並將其經驗拓展到不同國家,這是完全可行的。」楊淑敏說。今年3月,保監局進行了一項調查,涵蓋了約110家保險公司。調查結果顯示,近七成的公司計劃加大在AI方面的投資。此次AI合作項目中,主要有兩類參與企業:一類是積極投入的公司,另一類則是承諾將香港打造為AI之都的企業。這些公司將在香港設立中心、加強人才培訓,並積極與監管機構溝通協作。
此外,保監局也推出了相關的指引,旨在推動AI的應用,這些指引設計的目的並非為保險公司帶來額外負擔,而是為了讓行業的AI應用更順暢,解決潛在的私隱、安全和信息披露等問題。同時,該局將制定責任制度,確保AI運用的合規性。目前已有七間成熟的保險公司參與,這些公司除了建立多個AI中心,將香港打造成AI之都外,也會分享其範例促進整個業界的發展。
現時主要用於核查及客戶服務
目前保險業主要應用場景集中在資訊揭露和營運最佳化兩方面,「我們目前看到的主要應用場景是核查(check)以及客戶服務(customer service)。未來一年內,預計還會推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匹配,從風險管理到各種統計分析(statistics)等不同場景的應用。這樣可以幫助企業拓展應用範圍,提升效率與競爭力。」並鼓勵業界積極探索其他應用,目標是將香港打造成為AI創新中心。
節省操作人手 加強產品開發
她坦言,透過AI的輔助,操作層面的人力需求減少,但員工會被調配到不同崗位,尤其是在產品開發等方面。減少了部分人力,但這反而為員工提供了轉型和創新的機會,相信透過合理的資源配置和合規的操作,AI的應用將促進產業持續發展。
她又指,人工智能應用中如何平衡隱私保護亦是業界普遍關注的問題。保險業監理機構也推出了多項指導原則,幫助企業在訓練資料與使用過程中遵守法規。如有需要,保險公司亦會與專業機構合作,確保在使用AI時符合法規要求,避免使用敏感資訊進行不當操作。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