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穎欣 立法會議員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成立「AI效能提升組」,為推進完善地區治理藍圖跨越一大步,此舉有助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增加市民的幸福感。
早於2024年12月, 在「2024北京接訴即辦改革論壇」中,北京市政府將自身的先進城市治理經驗向其他地方代表分享,為全球城市治理貢獻中國智慧。至今年6月中,筆者於立法會大會就推動優化1823系統向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提出質詢,倡仿效內地接訴即辦機制,以楓橋經驗強化地區治理。
1823系統成立於2001年,其名稱由數字組成,體現了其使命:「1」代表電話號碼,「8」代表聯繫所有政府部門,「2」代表24小時服務,「3」代表支援三種語言。最初,它只處理五個部門的查詢,但自2009年開始擴展到涵蓋所有部門,並於2011年推出線上服務,再到2024年實現全自動化服務。隨着時代轉變,為迎合需求,1823系統必須為市民提供更全面、更主動的服務。
建立「AI效能提升組」,有助提速提效、為民解難。立法會即將於本周三展開2025年施政報告議案辯論,議員尤其關注優化1823系統服務及成立「AI效能提升組」的具體落實情況,期盼特區政府能交代推進的具體時間表,定期檢討成效。
今次的新舉措標誌着香港從傳統行政方式轉型到善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趨向更主動的治理模式。在「愛國者治港」原則下,香港邁向新時代,筆者早前約見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數位政策專員,並提出進一步具體倡議,包括:除了委任政務司副司長擔任「AI效能提升組」組長,建議特區政府應考慮加入熟悉地區的人士入組,並諮詢區議會、「三會」、居民組織的意見,建立健全的區域協作,更好掌握民情。同時,特區政府應研究引入「每月一題」、「每區一題」機制,主動識別市民關注的高頻投訴議題,無論是路燈故障、樓宇滲水,還是改善社區環境衞生問題,皆可將問題解決於萌芽狀態,敏捷治理,以防範風險,並以「以人為本」理念,及早介入、精準回應,有助提升社區的幸福感與行政治理效能。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是提升地區治理效能的重要工具,成立「AI效能提升組」只是開始,市民都對特區政府寄予厚望,希望未來不僅能看到人工智能跟進市民遇上的困難,並簡化接訴流程,高效解難,更重要的是他們能見證到特區政府真正透過人工智能提升行政效率,令熱線系統不再只是一個局限於記錄市民投訴的電子工具。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