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康敬、周禹含)香港餐飲聯業協會主席楊振年昨日在接受大公文匯全媒體訪問時表示,港人熱愛大閘蟹,因此很多中式餐廳都很看重每年的蟹季生意額,「每年的蟹季都是香港餐飲業的旺季,都是一個市場機會。」
他坦言,由於近年很多內地大閘蟹需經日韓輾轉間才能付運到港,令運輸及食材成本提高了不少,成本翻倍,業界對有來自江蘇常州的大閘蟹直供香港均表示十分歡迎。漁農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亦指出,近年業界與特區政府持續溝通優化機制,各項檢測數據樂觀,恢復直供料可為市民、餐飲業及國產蟹國際化帶來多重效益。
本身是富臨集團執行董事的楊振年舉例指,其集團每年到了秋天蟹季都會推出大閘蟹套餐及放題,整個市場需求量大。近年港人會北上買大閘蟹,京東近期更在深圳4個口岸設大閘蟹自提點,而內地大閘蟹價格便宜,對香港餐飲業造成一定影響,「如有陽澄湖或其他上海周邊產地的大閘蟹能直供香港,相信對香港餐飲業的幫助很大。」
他期望能幫助香港中餐業界在大閘蟹價格上更有競爭力,讓港人在港也能享用價格不用太貴的大閘蟹。
讚港食安中心表現佳 令業界安心
在食品安全方面,楊振年指出,由始至終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工作做得很好,「例如日本核廢水排放問題,食安中心的檢測和把關都令香港餐飲業界信任及安心。」
探討優化抽檢機制及打擊走私
立法會漁農界議員何俊賢表示,香港業界近年一直爭取恢復大閘蟹直接供港,既能將蟹商成本降低,亦能為市民提供又正又平的新鮮大閘蟹滋味,以中式食肆為首的餐飲業也將受益。為此,他一直與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探討優化抽檢機制及打擊走私,過去約5年數據顯示,到港內地大閘蟹並無不符合檢測標準的情況,兩地單位亦不斷溝通協調,恢復直供具備各項數據及措施支持。
他表示,香港食安標準嚴格可謂國際知名,內地大閘蟹直接供港亦等同落在了聯通國際的落腳點,有助於國產蟹品牌化,可與香港加強協同效應,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同時,香港特區政府要做好食安監管,例如加強打擊走私蟹及水貨蟹,避免未經正常抽檢渠道來港的大閘蟹進入市場,帶來食安風險。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