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滬港合作開放數據競賽上海舉行 香港隊奪多獎項

2025-10-02 16:18:26 神州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由香港特區政府數字政策辦公室及上海市數據局攜手策劃,大數據商業應用挑戰賽、上海臨港新片區跨境數據科技及上海開放數據創新應用大賽聯合承辦的「數據要素x滬港合作開放數據競賽2025」總決賽早前於上海圓滿舉行,香港隊伍表現卓越,來自環境保護署的團隊憑「香港環境數據庫」方案勇奪「評審團大獎」和「最佳智慧環境大獎」,而來自港鐵公司和香港科技大學極智慧城市研究院聯合組成的「鐵路領航者」團隊亦憑「客流預測模型」方案榮獲「最佳智慧出行大獎」。

香港隊奪多獎項。左起:環保署環境保護主任(總區北)曾德華;環保署環境保護主任(總區北)麥鍵文;數字政策辦公室高級系統經理(內地及產業合作)黃穎欣;香港科技大學極智慧城市研究院助理研究工程師盧澤仁。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大會今日舉行媒體見面會分享比賽成果。數字政策辦公室高級系統經理 (內地及產業合作)黃頴欣表示,今屆競賽成功促進滬港兩地的創科專業人才進行廣泛深入的交流,共同探索數據應用可帶來的新商機,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推動滬港數字經濟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

來自環境保護署的團隊憑藉其創新的「香港環境數據庫」方案,在「數據要素x滬港合作開放數據競賽2025」中勇奪「評審團大獎」和「最佳智慧環境大獎」雙料殊榮。該數據庫於2022年建立,旨在優化環境影響評估程序及大幅縮短相關評估時間。環保署透過整理自1998年以來累積的約300份環評報告,經嚴謹核對、資料整理與格式轉換,成功建立200多個高價值環境數據圖層,為本地環評研究提供堅實基礎。自推出以來,該數據庫每年錄得超過2萬名用戶使用量,至今已有過百宗環評及規劃項目受益,廣泛獲得政府部門、業界、顧問公司及學術界的正面評價。

環境保護署團隊代表、環境保護署環境保護主任曾德華表示,「香港環境數據庫」整理了環評所需的環境及生態基線調查數據,並配合分析工具,協助提升報告的準確性與可信度。透過標準化與系統化,希望讓項目倡議人更有效地規劃,並促進審視流程更為順暢。環境保護署把多年累積的資料進行核對、整理與格式轉換,建立多個高價值數據圖層,並以地理信息與立體繪圖平台整合呈現。

港鐵公司與香港科技大學極智慧城市研究院聯合組成的「鐵路領航者」團隊,憑藉其突破性的「客流預測模型」方案榮獲最佳智慧出行大獎。該方案利用大型動態模擬技術,進行乘客路線選擇和交通流量預測,旨在徹底改變交通規劃模式。系統建立了涵蓋數十億組數據資料的港鐵網絡數位孿生模型,能夠模擬超過400萬活躍旅客的日常出行,涵蓋港鐵、巴士、電車和渡輪的綜合交通網絡。該模型運用港鐵公司的營運數據、政府開放數據,建構一個精準的數位孿生,對超過600萬次乘客出行數據進行校準,準確率達到九成。

「鐵路領航者」團隊代表、香港科技大學極智慧城市研究院助理研究工程師盧澤仁表示,「客流預測模型」結合營運數據、政府開放數據與乘客行為建模,配合數位孿生技術,能模擬不同人流情境,為大型活動與日常運作提供參考,例如啟德體育園的人群管理案例,讓大家看到技術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價值與擴展潛力。

「數據要素x滬港合作開放數據競賽2025」是滬港兩地連續三年共同舉辦此競賽。大賽以「雙城數據、共建產業平台」為主題,鼓勵參賽者充分利用兩地豐富的開放數據資源,聚焦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智慧環境及智慧經濟四大核心領域,構建創新項目與開創前沿應用方案,共同推動滬港數字經濟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經歷了約3個月的初賽、座談會以及培訓,香港最終派出13隊來自不同企業和院校的隊伍參加決賽。

責任編輯: 宋得書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