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瀚林 北京報道)七部委在此份文件中明確,加快智能駕駛系統、遠程駕駛座艙等產品研發。工信國際副總經理魏志國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中國汽車產業建成涵蓋智能座艙、智能輔助駕駛、網聯雲控等在內的完整產業鏈體系,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汽車上廣泛搭載,今年1-7月,內地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L2級)的乘用車新車累計銷量近800萬輛,通過在重點地區加速開展示範應用試點,能讓成熟產品更快進入市場以釋放社會消費潛力,並刺激車企加大研發投入,加速技術迭代。
AI大模型海量數據助訓練
魏志國指出,新能源汽車產業長遠來看需要從「單車智能」走向「車路雲協同」。過去,汽車的輔助駕駛系統主要依賴大量預設規則以應對有限場景,而基於AI大模型的決策系統能通過海量數據訓練,自主學習複雜路況下的最佳應對策略。《意見》提出建設「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將推動多模態感知、端到端決策等大模型在新能源汽車上的部署,實現座艙與智駕深度融合。「在較複雜的行駛場景中,AI系統能綜合分析交通參與者的行為模式,做出更安全的決策。」
從「輔助工具」邁向「決策主體」
「未來幾年,隨着綜合交通運輸大模型的建設和AI應用的普及,智能駕駛將從『輔助工具』向『決策主體』演進,距離『比人類駕駛更安全』的目標更進一步。」魏志國談到,工信部日前表示將加速制定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支持車用人工智能、汽車操作系統、智能線控底盤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健全完善汽車技術標準體系,深入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准入和上路通行試點,扎實推動內地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目前深圳市南山區、廣州市南沙區、北京市大興區以及武漢等地正在建設智能網聯汽車示範應用高地,市場預期頭部企業如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的Robotaxi商業化進程將加速。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