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文匯快評│告別劣質劏房 切實改善民生

2025-09-26 12:38:01 快評

文/文平理

立法會今日三讀通過《簡樸房條例草案》,標誌着特區政府正式以法律手段規管長期存在的劣質劏房問題,為改善租戶的居住環境踏出關鍵一步。條例明確要求分間單位須符合面積、安全、通風等最低標準,並設立登記與認證制度,展現特區政府解決此「老大難」問題的決心與行動力,值得社會高度肯定。

劣質劏房問題困擾香港多年,狹窄、昏暗、消防隱患重重的居住環境,不僅影響租戶生活質素,更對社會構成安全隱患。《簡樸房條例草案》從源頭着手,規定出租單位必須取得「簡樸房」認證,並設定至少8平方米的居住面積、獨立廁所、通風照明等具體標準,從根本上杜絕劣質劏房繼續滋生。同時,條例引入租住權保障、租金加幅上限及禁止濫收水電費用等條款,為租客提供更公平、透明的租賃環境,有效遏制業主隨意加租或轉嫁合規成本的行為,實為保障基層居住權益的重要進步。

過渡安排亦顯現政策的務實與人性化。為現存劏房設12個月登記期及36個月寬限期,並設立「倒數期」機制,既給予業主合理時間進行改造,也避免市場供應驟減對租客造成衝擊。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指出,隨着簡約公屋及過渡性房屋供應增加,市場對劏房的需求將逐步下降,進一步緩解租金上升壓力。此長遠規劃有助實現「告別劏房」的願景。

在條例實施過程中,當局仍需關注潛在挑戰。例如,部分業主可能因改造成本高昂而選擇退出市場,導致短期內可負擔單位供應減少;亦有弱勢租戶或因單位整改而面臨搬遷壓力。因此特區政府需加強與社福機構合作,為受影響住戶提供臨時安置、搬遷支援及法律諮詢等協助,並確保執法過程中以人為本,避免基層家庭陷入無家可歸的困境。

《簡樸房條例》的通過是香港房屋政策的重要里程碑,體現了特區政府對民生問題的重視與承擔。未來,當局應密切監管條例落實情況,並持續加快、加快公營房屋供應,從根本紓解住屋需求,讓每一位市民都能享有尊嚴、安全的居所。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