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格局 新路徑——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5」23日到24日在廣州舉行,政商學界嘉賓共議中國企業「出海」與全球競爭新策略。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最新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為內地企業「出海」建立一站式服務平台,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在視頻致辭中表示,特區政府將聚焦於建立機制,與內地相關部委、行業組織及企業保持緊密聯繫,推動整合香港專業服務資源,提供可信賴、具國際視野的「出海導航香港方案」。他認為,香港憑借平台優勢,能夠助力企業對接全球市場,同時強化風險管理。
●香港文匯報記者盧靜怡 廣州報道
「大灣區內的眾多優質企業,有能力開拓更多海外市場。」張國鈞指出,企業要成功出海,關鍵是要開闢「安全航道」,避免因不熟悉海外法律、文化或市場規則而陷入法律糾紛或蒙受經濟損失。「香港的國際化專業服務正好可以配合國家所需,協助內地出海企業開拓『安全航道』。」
港與內地已簽九項司法協助安排
張國鈞透露,目前香港與內地已簽署九項民商事司法協助安排,涵蓋對法院判決及仲裁結果的承認和執行等多個範疇。未來,特區政府會更系統地統籌及推廣「出海服務工具包」,為企業提供全方位保障。
多位專家亦在論壇上剖析全球經貿形勢與企業應對策略。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認為,地緣政治複雜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令企業運營成本與不確定性上升,全球產業鏈出現區域化、短鏈化趨勢,中國企業必須重塑布局,在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方面持續提升競爭力。
數字金融助建更公平支付體系
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李東榮強調,每一次全球貿易格局變遷,金融都是「隱形推手」,只有把握金融規律,方能理解趨勢與迎接挑戰。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表示,據統計,中國企業走出去,截至2024年已直接帶動全球就業超400萬人,其中外籍員工達到257萬。目前中國企業出海只是「1.0」,只有品牌出海,才能實現到「2.0」的進化。
數字金融亦成為論壇熱議焦點。香港大學副校長(大學拓展)及講座教授汪揚認為,穩定幣的發展為中國推動更公平的國際貿易支付體系提供了歷史性機遇,必須以戰略思維布局。律政司「粵港澳大灣區律師顧問小組」成員余沛恒則提醒,穩定幣要真正實現跨鏈安全流通,必須依托全球共同認可的監管架構。
論壇由鳳凰衛視、鳳凰網主辦,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徐威致開幕辭時表示,鳳凰衛視將繼續擔當「文化橋樑、合作信使」的角色。論壇期間,「2025鳳凰之星上市公司評選」同步揭曉,包括「最佳創新上市公司」「最佳股東回報上市公司」「最具社會責任上市公司」等九大獎項,23家公司脫穎而出。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