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終生遊學 】巴鐵初印象

2025-09-26 04:05:39 副刊
●筆者穿上巴基斯坦民族服裝同巴鐵兄弟吃飯。 作者供圖

項明生

我曾經為追溯佛祖的足跡,前往印度及尼泊爾多次,著成佛教文化遊記《足足五萬年:西遊記》。但一直還沒有去過隔壁的巴基斯坦,因為巴基斯坦的旅遊業遠不及印度發達,每年只有約十萬名外國遊客,而印度一年有近千萬外國遊客。

想去這個被遊客忽視的南亞國家也不容易。香港雖說有二萬多巴基斯坦裔人口,屬於第五大的少數族裔,但原來香港沒有任何直航班機到巴基斯坦。不同鄰國印度,香港有多間航空公司直航印度多個航點,連孟加拉的達卡也有國泰直飛。十年前PIA巴基斯坦國航已經停飛了香港至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的航班。

於是現在要去伊斯蘭堡,要先飛曼谷,停留2小時後,再飛10個小時才到達伊斯蘭堡,巴基斯坦導遊接到我之後,就直接回酒店休息。

對巴基斯坦的第一眼印象實在太好了,除了熱浪逼人,氣溫40度,體感溫度超過45度,站在戶外動也不動亦立馬汗流浹背。但機場十分整潔寬敞,路況很好,我的車也冷氣十足,令我可以舒適地在車內剪片,以及寫作。原來這條由中國援建的高速公路是巴基斯坦首條具有智能交通功能的雙向6車道高速公路,屬於2019年才完工的中巴經濟走廊一部分,全長達3,000公里,從中國新疆經該走廊到巴基斯坦的戰略要地瓜達爾港,也是「一帶一路」的樞紐旗艦項目。

我的巴基斯坦導遊英文很好,同我可以很順利地溝通,巴基斯坦人的英語能力普遍超過鄰國阿富汗。而且這個是我的私人包團,我可以隨意改動行程,可以在我喜歡的地方逗留久些,覺得不適合拍攝的地方減少行程,比旅行團輕鬆了一百倍。我來這裏只有一個目的,追尋已經消失的佛像文化源頭──犍陀羅。在這個被稱為「巴鐵」的友好國家,我發現中國學者援助多年的「犍陀羅守護人」計劃已經開花結果,曾被破壞的佛教歷史文化得以在這個穆斯林國家,奇跡一般地被保育下來。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