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操 湖北省青聯 教聯會理事
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發表的新一份施政報告,以「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 」為主題,銜接「十四五」規劃的成果,開啟「十五五」規劃之藍圖,展現香港融合國家發展戰略、促進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的整體規劃。教育作為民生之基,強國之本,在施政報告中獲得重視,並提出具體且操作性的策略,着力打造人才庫,強化知識儲備及科技創新能力,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深化教育改革發揮創新動能,反映了現屆特區政府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體現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中提到「培育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塑造立德樹人新格局」等精神。
為配合國家政策,數字教育為本次施政報告的焦點之一。特區政府預留20億元優質教育基金,全面支持中小學的數字教育發展,於2026年推出中小學數字教育藍圖。藍圖涵蓋優化學段銜接、資訊及創新科技課程的安排,並將人工智能(AI)素養納入核心課程,設立明確的學習架構和教師專業培訓;更引入企業資源,推動教育與產業深度融合,並通過延長「電子學習撥款計劃」,完善學校資訊基礎設施和AI教學環境。展望未來,隨着措施陸續落實,將為香港培養具備創新能力的優秀創科人才,奠定長遠的發展基石。
同時,施政報告就厚植學生家國情懷推出多項措施,以培養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和民族自豪感。透過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將相關理念融入日常教學與活動,普及化及恒常化「心繫家國」活動,形成全方位、全覆蓋、跨學段、跨學科的策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相互呼應,確保愛國主義精神在青少年中生根深植。與此同時,為提升愛國教育的教學成效,除了推出《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定稿,亦於未來與愛國團體建立緊密合作關係,透過凝聚各方力量,協同舉辦更多元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同時,以多重進路的模式,將內地的愛國主義教育設施納入特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青少年更深入了解國家的歷史文化及一日千里的發展。
此外,產學研協同創新是香港推動AI高等教育的重點。特區政府結合產業、學界、科研和投資力量,持續壯大人工智能生態圈,鞏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地位。為促進人才交流,特區政府推動「產學創科人才交流計劃」,鼓勵大學教授「走出去」參與企業研發,並邀請科技專家參與教學及課程設計,加強產學研協作。相信隨着多所頂尖學府開設 AI 相關專業及跨學科課程,引入生成 AI 和數據科學,並以「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吸引國際AI頂尖人才來港領航,將促進AI基礎研發和成果轉化,能為社會帶來經濟和戰略機遇。
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香港在由治及興的新征程上,既具「一國」之利,亦有「兩制」之便,更必須要抓緊機遇、力爭上游。在施政報告政策指引下,社會各界應攜手合作,形成協同效應,積極推動教育、 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培養愛國愛港、德才兼備的新一代,為國家現代化和香港長遠發展發揮最大優勢。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