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天到底睡多久最好?」這個問題可以說是睡眠話題裏最高頻的問題之一,很多人對此都很焦慮,生怕自己沒睡夠。那麼,人一天到底睡多久最好?有標準答案嗎?
先說答案:因人而異。
不同年齡,所需睡眠時間不同
《美國睡眠醫學會》為了回答「人類睡眠時間」的問題,曾經專門組織了一個睡眠專家小組。小組成員回顧了數百項關於睡眠時間和健康問題的研究,最終給不同年齡段所需睡眠時間划了一個範圍。
總體來看,嬰幼兒所需的睡眠時間最多,隨着年齡的增長,人類所需的睡眠時間有減少的趨勢,一直到18歲以後,變化才慢慢趨於穩定。
注意,是趨於穩定,不是固定不變。所以,不同年齡段,睡眠需求可以變化。
為什麼沒有3個月以下寶寶的建議呢?原因是這個年齡組的睡眠需求差異非常大(少則11小時,多則19小時)。所以,家長們無需和其他孩子比睡覺時間然後回來折騰寶寶。
成年人每天睡眠時間要≥7小時嗎?
因人而異。但每天7小時以上的睡眠的確是多數成年人需要的,這裏的多數是統計學上的一個「均數」。
如果你白天多數時候狀態都不好,常常犯困,或者常常需要靠咖啡提神,這個時候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夜間睡眠不足。下一步就是重新調整作息,讓自己多睡會兒。
但是要注意,「多數人」也好,「均數」也罷,都不等於標準答案。在睡眠時間統計圖表上,除了中間的7小時外,還有部分數據是分布在兩端的。最左端是「短睡眠者」,最右端是「長睡眠者」。
即存在少部分人,他們不需要睡那麼多,睡6個小時或者5個小時就夠了(即不影響白天狀態)。也存在少部分人,天生需要睡很久,可能需要睡9小時甚至10小時以上才能保證白天的精神狀態(對成年人來說)。從某種角度來說,長睡眠者是最容易「睡不夠」的一群人,他們常常在白天打瞌睡,影響學習和工作效率。
從短睡眠者,到中間的「7~9小時均數」,再到長睡眠者,這些睡眠數據形成了一個正常的連續的「時間譜」。所謂的「成年人需要8小時睡眠」只是一個參考答案,作為個體,不能只根據一個單獨的數字來給自己貼「睡眠不足」或「睡眠太多」的標籤。
換句話說,你的睡眠時間,不要和過去比;你的睡眠時間,不要和別人比。
如何判斷自己需要睡多久?
看醒後的表現。如果你醒來後,在多數時間都能保持足夠清醒和足夠好的專注力,不影響工作和生活,那麼就可以認為,睡得可以。
反之,如果醒後還容易嗜睡,注意力下降,那麼就意味着你睡得不夠好——或者是時間不夠,或者是質量不佳,或者兩者都有。
這個時候,你可以先參照一下成年人的「均數」——7小時。如果時間沒有7小時,可以試着找一找「時間都去哪兒了」。如果時間有7小時,那就需要尋找下是否有其他「睡眠阻力」在干擾你的睡眠質量。
睡眠不足該怎麼辦?
如果睡眠不足,可以參照以下3個步驟去改善:
1.梳理睡前活動
首先,把晚上睡前的活動進行梳理,計算各自大概佔了多少時間。然後,挑出那些沒那麼重要的項目,試着把這些項目刪掉或者時間壓縮。
2.做一個睡前放鬆的儀式
制定一個能讓自己放鬆的睡前儀式。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大腦更容易從緊張的白天工作以及互聯網信息中解脫出來,有利於進入睡眠狀態。
3.補覺
如果晚上實在是沒睡夠,可以採取補覺的方式讓自己「回點血」。不過,補覺需要技巧,一次不能補太狠,否則容易影響當天晚上的睡眠,也容易打亂整體的睡眠節律。
最推薦的補覺方式是「分期付款」。比如,工作日晚上睡不夠,那麼在白天的中午時段,小睡20分鐘。遇到節假日,中午可以再小睡20分鐘,晚上早點安排自己睡覺。
(來源:科普中國)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