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蝶
過去兩星期,網上不斷流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慶祝大會的閱兵影片,其中恍如電腦遊戲的軍隊上車場面和無法形容的整齊步伐最叫人看得目瞪口呆,讚嘆不已。
不過,令我最有感觸的是︰當我看到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各國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上與數位抗戰老兵握手時,我不禁想起我的好朋友潘愛明的父親潘江偉先生。我半年前曾在此欄記述我與潘世伯的交往點滴。潘世伯是東江縱隊隊員,亦是工聯會的創始人之一。不過,他和家人作風低調,我開始認識他的故事,始自十年前中國舉辦抗戰勝利70年的慶祝大會之前數月。
那年年中,國家邀請潘世伯這位曾在抗日戰爭保家衛國的老兵到天安門參加慶祝大會,潘世伯立即向家人表示會到北京出席。這可給他的家人難題了,因為當時潘世伯已達92歲高齡,要從香港獨自到北京出席盛會,與當年上京赴考狀元般面對很多困難。不過,孝順的愛明和她的姐妹都願意盡力遂老父的心願,把父親面對的難題一一解決。
首先,潘世伯只可背着一個背包上京,所以女兒們不斷為父親把背包內的衣物更換至最少量,務求輕便。加上他在打仗時傷了腿,平時步行不便,她們便與父親每天背着背包練習走路,訓練他的腿力。
潘世伯不懂得用智能電話,愛明便細心地慢慢教他。為了肯定潘世伯能夠順利從北京打長途電話返港報平安和聯絡,女兒們預先做了一場演習——愛明專程與父親到深圳去,在那兒練習撥長途電話返港,另一名女兒則在香港接聽。她們多次反覆試練,直至肯定父親懂得打長途電話後,愛明才與父親安心返港。
細心的愛明更留心到父親一旦登上城樓,便需要逗留在那兒數小時,而且未必可以隨意走動。她為了解決父親的生理需求,特別購買一些我從未聽過的衞生用品給父親在需要時使用。總之,為了潘世伯能夠出席國家邀請的盛會,潘家人人在事前都付出了不少心力。
這些片段一直在我腦海中記着,原來不知不覺間,這就過了十年。愛明8月底發了一張照片給我,照中人是特首李家超和潘伯母,拍照場合是前者頒發抗戰80周年紀念章給對抗戰有貢獻的人士,由潘伯母代表丈夫領獎。愛明感嘆地說﹕「十年了,但所有事情仍歷歷在目。」
我特別慨嘆如果潘世伯多活大半年,便可以在十年後的今天重臨天安門參加抗戰勝利80周年的慶典,可惜他在今年2月以102歲高齡辭世。
當我看到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眾老兵握手時,我知道潘世伯的英魂也與他們在一起。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