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朱皜紘
香港在國家支持及各界努力下,家辦3000已經不是幻想,實際上,這亦反映環球富豪特別是亞洲家族的興起,「東升」是全球金融市場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根據研究機構Preqin公布的《2025年亞太區家族辦公室》報告,2019年以來,亞太地區家辦數量增加了6倍,當地家辦數目在全球佔比從17%增加至22%,各位香港的家辦從業員,不單要着眼大中華區的客戶,更要想辦法吸引其他亞太地區的家族選擇到香港設為總部。
我多次強調,家辦既要重「量」,亦要重「質」,亞太地區家辦對「質」的需求亦隨量而增。例如另類投資是全球家辦的心頭好,在2019年以來全球投資金額增速逾2.5倍,而同期亞太地區家辦,增速達到3.8倍,對另類投資的興趣,明顯超過全球平均水平。
私募股權(Private Equity)、房地產等投資固然在香港發展相當成熟,而近期穩步推進的穩定幣、RWA等,亦是新興的另類投資。我多次強調,穩定幣、RWA等發展,並非「炒賣」或「噱頭」,而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之前提及的篇幅不少,暫不詳述。與此同時,Preqin的研究提及擁有另類投資專業及經驗人才不足,畢竟亞太地區家辦起步較遲,規模或經驗均是有限。因此,香港既需要擔當全球另類投資的平台,更要積極做另類投資的人才庫。
家辦在亞太地區屬於相對較新晉的行業,除了另類投資的經驗外,仍有不少空白有待填補,即使是香港及新加坡兩個發展已久的金融中心,亦不代表在當地設立家辦便萬事無憂。
例如新加坡近年便發生一宗家辦員工侵佔資產的案例,一位浙江富商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但幾年間被4名當地員工,通過各種手法,包括僞造單據、操控薪金、財務造假以及利用離岸公司洗錢,侵吞近4億元人民幣,直到2023年底發現並聘請機構調查,凍結有關員工的全球資產。設立家辦的本意是為家族傳承而保存財富,但一旦用人不當,既有可能虧損,更要勞心勞力處理。
我們要避免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但無法排除在未來再次出現的可能性,這既是對富豪的一個警鐘,更是對我們業界的一門課堂。家族辦公室着眼的不應單是財富的增長,更要重視其安全性,多層監管體系,讓不同職級的人員互相監督及制衡,定期由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全面審計,同時要「知人口面更知心」,對所有員工都進行背景調查等,這些都是家族與家辦從業員需要留意的地方。
當然,香港一向以擁有良好法治及廉潔見稱,政府、法律、法院、監管機構等,都以效率見稱,而大部分員工誠信可靠,均是我們賴以成功的基石,然而一切得來不易,我們不宜沾沾自喜,香港各界既要努力保持及加強法治及廉潔,不應寬以待己嚴以律人,同時更要把這個金漆招牌帶到亞太地區,讓香港帶動整個亞太家族辦公室的質變,教學雙長之餘,自然亦可以拓展業務。
(作者為香港大學家族財富管理研究生客席教授、港大中國商學院課程導師、天恒家族辦公室管理合夥人)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