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 香港展現「雙重超級能力」 簽50備忘協議破紀錄

2025-09-11 07:32:52 香港
●行政長官李家超(前排左九)、中央人民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前排右八)、海南省委書記馮飛(前排左五)等嘉賓在第十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合照。政府新聞處

第十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昨起一連兩日舉行,逾6,000名來自各國政府、國際組織、企業的高層領袖與會,大會首日促成了33份合作備忘錄及協議,包括特區政府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署的9份諒解備忘錄,及24份企業間的合作協議。政府新聞處昨晚公布預計兩日將促成約50份政府間和企業間的合作備忘錄及合作協議,創歷史新高,突顯香港作為「一帶一路」功能平台的角色。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致辭時表示,香港是唯一匯聚「中國優勢」和「全球優勢」,以及充當「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雙重超級能力」的國際都市,是理想的「一帶一路」樞紐,可在推動「一帶一路」倡議高質量發展中繼續貢獻力量。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業俊 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萬霜靈

今年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以「合作求變 共建未來」為主題,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海南省委書記馮飛,國家商務部副部長鄢東,國資委副主任李鎮,發改委副秘書長肖渭明,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崔建春,以及逾6,000名來自各國政府、國際組織、企業的高層領袖與參與者,包括超過90位政商界代表發言,以及逾100個代表團參與,共同探討商貿、投資、創科、綠色發展等多方面的發展機遇。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

李家超料合約值78億

李家超在致開幕辭時表示,為慶祝高峰論壇今年踏入10周年,今年的活動特別增設「一帶一路」項目專題環節,並配套推出能源、自然資源、公用事業及城市發展等領域,包括北部都會區的投資項目對接,預計大會近日達成的協議及交易總值近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

「這只是開始,新十年的商業、投資與合作即將開啟。」他表示,過去10年,累計有超過120個國家及地區、45,000餘名參會者齊聚香港,共同合作推介逾2,800個「一帶一路」項目,通過互聯互通合作模式塑造共享願景,這也正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價值所在。

李家超介紹,特區政府昨日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署9份諒解備忘錄,涵蓋避免爭端、海關、反貪腐、氣象和促進投資等領域合作,他並預告與會者將會見證到36份協議及交易簽署。貿發局昨日亦介紹稱,大會昨日簽署24份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協議,涉及金融、科技、物流、專業服務和教育等方面。特區政府新聞處昨晚則表示預計兩日將共促成約50份政府和企業合作備忘錄。

外貿額增幅是整體3倍

李家超表示,香港作為致力於實踐多邊主義的自由港,正迅速拓展全球貿易網絡。目前,香港已與14個「一帶一路」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與約20個經濟體簽署投資協定,並與37個司法管轄區簽署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去年香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對外貿易額超過2,760億美元,自2013年以來增長約80%,是同期香港整體商品貿易平均增長率的3倍。約1,400家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公司已在香港設立基地,以把握這些機會。

同時,香港是「一帶一路」沿線最活躍的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之一,2023年香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對外直接投資額達1,330億美元,相當於2013年的3.6倍,是香港整體對外直接投資增幅的4倍,證明全球資本在此匯聚並於全球進行配置。

此外,香港高等院校每年吸引逾4,000名「一帶一路」國家學生就讀,並通過優秀人才引進計劃,自2022年底已吸引超過23萬名專業人士抵港,大大增強香港的人才庫。香港並已簽署80項雙邊民航協議,營運飛往約60個「一帶一路」目的地的航班,強化「空中絲綢之路」角色。

李家超強調,香港在推動「一帶一路」倡議高質量發展中,具有無比的優勢,並可繼續貢獻香港的力量。他說,香港是唯一匯聚「中國優勢」和「全球優勢」的國際都市,是理想的「一帶一路」樞紐、亞洲連接世界合作的首選門戶。香港充當「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在全球高質量合作當中,展現「雙重超級能力」,不僅連接資本與項目,更注入活力、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為每項合作創造戰略價值。香港特區政府參與「一帶一路」重要工作及貢獻摘錄

●香港自2016年起已連續10年舉辦「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過去10年來逾120個國家和地區的逾45,000人參與峰會,共同推介了超過2,800個「一帶一路」項目

●香港特區政府與國家商務部於2018年在「內地與香港經貿合作委員會」下成立「內地與香港『一帶一路』建設合作專責小組」,統籌協調內地與香港在經貿合作領域中攜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事宜

●香港已與14個「一帶一路」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與約20個「一帶一路」經濟體簽署投資協定,並與37個「一帶一路」司法管轄區簽訂全面避免雙重課稅協定

●香港去年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對外貿易額超過2,760億美元,較2013年增長約80%,是同期香港整體貨物貿易平均增速的3倍

●金管局與絲路基金公司共同設立了「一帶一路」香港旗艦影響力基金,初始資本總額達10億美元

●金管局與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簽署諒解備忘錄,將共同設立10億美元基金,投資於與香港有業務關聯並拓展至沙特阿拉伯的企業

●哈薩克斯坦開發銀行上周在香港發行20億元人民幣的「點心債」,這是中亞地區首隻由政府實體發行的人民幣債券

●香港先後三次成功發行伊斯蘭債券

●香港特區政府「一帶一路」獎學金及其他計劃,每年有逾4,000名來自「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在香港高等院校就讀

資料來源:李家超致辭、「一帶一路」辦公室、立法會文件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蔡競文

●商務部副部長鄢東

商務部研推內地港澳建自貿區

國家商務部副部長鄢東昨在第十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致辭時表示,商務部將繼續支持香港深度聯通內外,包括研究推動內地、香港、澳門三地共建單一自貿區,並支持香港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鄢東指出,「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取得豐碩成果,去年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貨物貿易額超過3萬億美元,建設大批標誌性工程和民生項目,提升共建國家基礎設施水平,並與50多個共建國家簽署多方面投資合作備忘錄,助力全球綠色低碳發展,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成就。

續擴對港開放金融電信等領域

他表示,商務部全力支持香港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優勢,繼續支持香港深度聯通內外,進一步擴大內地對香港金融、電信、建築、旅遊等領域開放,研究推動內地、香港和澳門三地共建單一自貿區,支持香港對外商簽更多自貿協定和投資協定、盡早加入RCEP,進一步拓展對外經貿合作。

鄢東還表示,支持香港打造功能平台,更好服務共建「一帶一路」。一方面,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地位,在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等方面發揮橋樑紐帶作用,擴大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貿易投資規模;支持香港對接項目建設,組織內地和香港企業走進更多「一帶一路」國家商談具體合作,引導香港企業通過法律服務、商事仲裁、金融保險、設計諮詢等多種方式,為對外投資和承包工程等項目提供高水平專業服務。

●國資委副主任李鎮

國資委:央企「走出去」 港成橋頭堡

(記者 岑健樂)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資委)副主任李鎮昨日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致辭時表示,國資央企積極順應時代潮流,把握發展大勢,始終在共建「一帶一路」中,勇當排頭兵與先行者的角色。香港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也是中央企業「走出去」的橋頭堡,在「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央企布局項目與機構逾萬個

李鎮表示,截至2024年底,央企已經在逾180個國家和地區布局項目與機構逾1萬個,境外資產總額高達9.6萬億元,投資或參與建設港口、鐵路、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逾200個,為共建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升級,更好融入全球經濟作出重要貢獻。

他指出,香港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始終以獨特優勢,發揮「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作用。一直以來,央企與香港各界保持密切溝通,包括積極探索在港設立財資中心、結算中心和資管中心,助力「一帶一路」項目資金保障。央企亦聯合香港法律、會計、諮詢等機構,為國際項目提供全周期服務,提升服務效率與風險管控水平。央企與香港的合作潛力無限,而香港是央企「走出去」的橋頭堡,更是全球資源對接中國市場的轉換器,因此,香港必將在「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盼國際調解院發揮作用

李鎮表示,縱觀世界風雲激盪,挑戰前所未有,不過香港已步向由治及興,機遇千載難逢。國資央企願意與香港各界攜手,在加強內外聯通方面共謀合作,在融入全球發展中共創未來。他期待香港用好在專業服務方面的優勢,發揮新成立的國際調解院作用,為項目順利落地提供堅強支撐,同時希望更多香港青年參與「一帶一路」志願服務,借助香港中西合璧的文化基因,為「一帶一路」合作築牢堅實的基礎。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肖渭明

發改委挺港與共建國家深化合作

(記者 岑健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秘書長肖渭明昨在「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表示,香港是外資進入內地、內地企業走向世界的樞紐,也是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發改委支持香港與內地企業到東南亞、中東和中亞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尋求商機,主動對接國際資金和優質項目;發改委支持香港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文化、旅遊和藝術等領域深化交流合作,打造更多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

佔內地外貿比重過半

肖渭明表示,中國於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引起廣泛共鳴,12年來取得多項成果。目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在中國對外貿易的比重已超過50%,中國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投資存量達到3,700億美元,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6個國家的229個城市,絲路海運航線則通達46個國家和地區的147個港口。

肖渭明表示,「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踏入第十屆,其間見證了香港把握共建「一帶一路」歷史性機遇,充分發揮金融、航運、貿易和創新科技中心作用。未來,香港可在共建「一帶一路」中更有作為。他認為,香港可加強與內地協調聯動,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包括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他表示,支持香港落實好《滬港國際金融中心協同發展行動方案》,與上海相互賦能,錯位發展,從而提升中國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支持推動實踐「香港研發」加「內地製造」的良性互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香港與內地經濟互惠互利。

責任編輯: 張岩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