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香港綠色生態遊辦得有聲有色,每逢周末或假期均吸引不少旅客遠道來港遊歷,但與此同時香港景點的交通、旅遊設施配套,以至無牌組團的情況備受關注,香港文匯報記者連日直擊當中的熱門目的地東壩,並專訪相關學者及業界集思廣益,提升旅遊體驗。
香港郊野的自然風光經常成為內地社交平台的熱搜,更有人自稱「專業領隊」在網上招收團員來港行山,甚至歷險。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以每人300餘元報名參加一個到訪西貢萬宜水庫東壩的行山團,全團約十人在暴雨來襲的一個周日,由一名內地領隊率領下,摒棄已修葺的行山徑,取道濕滑陡峭的「捷徑」,其間險象環生,更有團員受傷。香港旅遊業人士指出,近期湧現以「朋友組團」名義來港行山,實質收費帶隊的行山團,不單違反《旅遊業條例》,若內地領隊持旅遊簽註來港更可能違反《入境條例》,最高罰款5萬元及監禁兩年。旅監局回應表示,已加強打擊。據悉,今年5月旅監局曾轉介一宗個案予內地當局起訴及定罪判罰。●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
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在小紅書發現多位自稱「領隊」者發帖宣傳「麥理浩徑每天發團」,報價每人約300元人民幣。記者隨即私信聯繫其中兩名帖主,均報價每人338元人民幣,往返東壩及破邊洲。記者最終向一名姓夏的「領隊」報團。
從夏先生朋友圈發布的動態可見,他的足跡滿布全國,當中更有不少港澳的旅遊景點,香港除了東壩外,還有西貢東郊野公園長咀,鳳凰徑,5天4夜麥理浩徑全程等。
未經旅遊平台交易無簽合同 若遭拉黑難追索
夏先生推薦記者支付每日3元人民幣購買「戶外運動保障專家」的保險,指明包含港澳地區,涵蓋休閒旅遊、遠足徒步、登山運動、山地穿越等高風險戶外運動,發生意外傷害身故及殘疾最高可賠償20萬元人民幣,但值得注意的是,夏先生與團員並未經任何旅遊平台交易,亦無簽署合同,一旦團員遭踢出群組或被拉黑、刪除微信,日後要追索困難重重。
的士司機:經人介紹臨時幫忙
出發前一晚,微信群內臨時換由一名姓景的男子作領隊。共有6名來自深圳、天津等地的團員,各人準時在深圳口岸集合,過關後搭乘的士直達東壩。的士司機表示,領隊事前已支付車費,雙方並非該名「領隊」的長期合作夥伴,「僅是經人介紹,臨時過來幫忙。」
一行人分兩架的士抵達東壩入口,當中3名深圳團友專程為東壩景色而來,另一名團友周小姐則是來港觀看球賽,順道遊覽。由於當日天氣不穩,不時下着大雨。領隊卻無視漁護署禁行警示,摒棄已修葺的郊野徑,反而帶領各人穿越濕滑陡峭路段避雨。
在破邊洲觀景台上,暴雨突然襲來,當時有數名團友已越過封鎖線忙着打卡。由於旅行團下午還有前往浪茄灣的行程,景先生指示團友走一條「捷徑」返回東壩。捷徑入口是一段泥濘小徑,暴雨沖刷下滿是泥漿,無石階或扶手,路旁設有禁行指示牌,伴隨拉線封鎖,景先生卻帶頭跨過,6名團友戰戰兢兢跟隨。
一團友途中失足滑倒擦破手掌
剛開始的路段尚算順暢,窄路勉強容納一人通過,但繼續行走卻發現變為濕滑岩坡,團友需緊抓樹枝,手腳並用。最後一段從堤壩回到路面的路程最為兇險,通往東壩路面的小徑旁是不規則水泥澆築物,形如斷崖,無可靠安全設施,暴雨令表面濕滑,眾人需要沿一條繩索滑下約一米高的岩壁。幸好一名男團友伸手拉扶,記者與其他團友才驚險「上岸」,其間一名團友更在途中失足滑倒擦破手掌。
該名受傷的團友詢問可否透過保險獲賠,「領隊」景先生卻不以為意,指她受傷很輕,還調侃說:「如果報保險晚一點,傷口就癒合了。」
據記者觀察,類似景先生這樣的領隊在東壩一帶並不鮮見,在破邊洲停留約半小時期間,已見到兩三團,加上當日天氣不佳,遊人較少,若逢旺季,相信會有更多。
0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