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客戶端

施政報告前瞻|社區客廳成民生德政 劏房戶盼「長做長有」!

2025-09-09 08:00:00 有片速睇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施政報告將於9月17日發表,社會各界對新一份報告充滿期待。過去幾份施政報告提出的「社區客廳」措施,已為不少基層家庭帶來實際改善,贏得居民讚譽。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近日走訪高山道社區客廳,訪問多個家庭及營運代表,從居民的真切體驗中,了解政策落實成果與對未來的憧憬。

高山道社區客廳啟用近半年,是九龍城區繼土瓜灣和紅磡之後的第三個社區客廳,由社區關愛協會、九龍婦女聯會及九龍社團聯會社會服務基金共同營運。場地約4,600平方呎,為逾500個劏房戶提供服務。政府早前表示,連同土瓜灣及紅磡三個客廳,預計可服務約1,500個劏房戶,全年服務人次達23萬。

劏房戶盼社區客廳延續

佩玲居住在面積僅有百多呎的劏房,三婆孫在一房一廳的空間生活,環境狹窄。儘管有睡房、客廳、獨立廁所,但擺放傢俬後,缺乏地方走動,「整個家庭的活動空間都在床上」,非常不便。她補充指,劏房衞生條件很差,牆身滲水,到處發霉,長期生活在劏房容易生病。

自從得知高山道開設社區客廳之後,佩玲與孫女子遙成為服務常客,與中心職員和朋友打成一片。佩玲笑言:「社區客廳很舒服,暑期活動有興趣班,又可以幫到劏房居民,是退休人士的好去處。」就讀小五的孫女子遙更直言:「這裏可以煮東西,又可以參加旅行團去迪士尼,認識很多新朋友。」不過,佩玲亦憂心措施只規劃三年,期望新一份施政報告能延續這項德政,「很多街坊均希望可以長做長有。」

淋浴洗衣學習廚房設施齊全

另一位居民Tracy,與丈夫及兩名子女住在土瓜灣的劏房,單位僅約150呎,月租高達6,500元。她形容環境「好差」,即使居於十多樓,仍有老鼠、曱甴、蚊患、冷氣機滴水等問題,加上鄰里投訴不斷,生活充滿壓力。

她感謝政府推出社區客廳,「眾所周知,劏房空間非常狹小,有了社區客廳後,我們不僅能認識更多鄰里,還可以帶孩子參與更多活動。因此,我認為政府確實為街坊提供了重要幫助,我們已很知足。」她亦對即將出台的新一份施政報告表示高度期待。

高山道社區客廳分為上、下兩層,樓下是共享客廳、淋浴間以及洗衣機和乾衣機,樓上一樓則有閱讀區、學習空間、兒童遊戲區和共享廚房。服務對象除劏房戶外,還包括3個月之內曾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的人士,以及12個月內曾受惠在職家庭津貼的家庭。

婦聯冀加大託兒支援

九龍婦女聯會主席馮務君接受訪問時指出,高山道社區客廳自啟用以來,服務人次已近5萬,「不僅為劏房戶提供了現實的活動空間,更是一項重要的社區資本,既彌補了家庭空間的功能缺口,也深化了社區連結與資源價值。」

她認為,社區客廳除改善劏房戶生活質素外,更有助打破現代鄰里隔膜,建立互助互信。婦聯特別關注年輕家庭需求,設計了兒童遊戲區、繪本角,並舉辦親子工作坊和生活技能活動,協助家長減壓,讓孩子擴闊視野。馮務君期望新一份施政報告能加快公屋供應、盡快推出劏房規管,並加強社區託兒服務,優先支援劏房家庭,協助婦女兼顧育兒與就業。

從居民的感受到婦聯的觀察,社區客廳不僅是一項空間安排,更是回應基層需要的民生德政。從構想到落地,政策讓居民切身受惠,見證政府對基層的重視與行動力。隨着施政報告即將發表,市民期望這項政策能延續和擴展,並在房屋、教育、婦女就業等方面,提出更多貼近民生民心的措施。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王俊傑報道)

責任編輯: 趙霁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