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鄧聲興博士
(作者為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釋放體育消費潛力進一步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30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目標,並推出包括財政貼息、消費券發放及支持體育企業上市等20條具體舉措。政策利好推動體育用品股走勢強勁。
李寧中期少賺 但整體穩健
李寧 (2331)公布2025年上半年業績,實現營業收入148.2億元,同增長3.3%,經營利潤達到23.5億元,同比增長5.3%,經營利潤率提升至15.8%。雖然權益持有人應佔淨溢利17.4億元同比下降11.0%,但經營現金流淨額保持健康達24.1億元,顯示出公司強勁的營運能力。公司維持50%的派息比率,每股派發中期股息33.59分,充分體現了對股東回報的重視。
從銷售渠道表現來看,大貨加盟和電商渠道分別實現5.0%的增長,直營渠道因店舖戰略調整下降4.3%。毛利率穩定在50%的高水平,僅微降0.4個百分點,顯示出公司良好的成本管控能力。
公司持續推進單品牌多品類戰略,專業產品收入佔比超過60%,展現出強大的產品競爭力。分品類看,鞋類收入增長5%佔比56%,服裝下降3%佔比35%,配件大幅增長24%佔比9%。當中,跑鞋三大主力系列超輕、飛電、赤兔總銷量超過526萬雙,其中飛電5和赤兔8 Pro因均價較高成功拉動整體客單價。
綜訓品類同樣增長15%,與航空航天技術創新平台合作推出的航天速乾和防曬科技產品市場反應熱烈,售罄率和折扣表現均較為理想。雖然籃球品類因主動控制訂單下降20%,但終端流水優於出貨表現,顯示出公司維護品牌價值的戰略定力。
備戰奧運 品牌效益提升可期
展望未來,公司積極備戰奧運會營銷,下半年將持續投入資源拓展跑步、籃球等核心品類。此外,公司還將在羽毛球、乒乓球、戶外等領域持續發力,提升市場佔有率。除了與中國奧委會的合作贊助費用外,年底米蘭冬季奧運會還將有相關投入,這些戰略布局將為公司帶來長期的品牌效益。隨着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和產品結構不斷優化,李寧有望在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獲得新的增長動力,持續鞏固其在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領先地位。
(筆者未持有上述股份)
(題為編者所擬。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0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