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高級調查主任吳家俊。(香港文匯報記者鄧偉明攝)
檢獲的冒牌球衣。(海關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香港海關在今年7月下旬於啟德主場館舉辦的「香港足球盛會2025」,以及本周在香港大球場舉辦的「沙特超級盃2025中國香港站」兩項國際體壇盛事期間,採取一項特別行動打擊售賣冒牌物品活動。

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高級調查主任吳家俊今日(23日)表示,活動進行期間,由於一眾球星悉數訪港,海關留意有不法分子在會場附近售賣冒牌物品圖利,因此加強巡邏及執法,分別於7月26日及31日,以及在8月19日及20日,分別在啟德主場館及香港大球場附近掃蕩一批流動小販。行動中,海關共檢獲1,200件懷疑冒牌物品,估計市值21萬元,當中包括超過900件懷疑冒牌球衣,同時拘捕6名人士,當中包括1男5女,年齡介乎30至53歲,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由於案件仍在調查,不排除稍後更加多人被捕。

海關留意涉案的冒牌球衣,屬於訪港球星所穿着、以及其代表的國家隊及球會的球衣,而不法的流動小販,主要依靠以下3點吸引入場觀眾購買球衣。第一,冒牌球衣售價偏低,大約只是正牌球衣售價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第二,部分冒牌球衣的仿真度高,足以蒙混消費者令他們難以分辨真偽;第三,部分冒牌球衣已預先印好訪港球星的名字及球衣號碼,方便觀眾購買後可立即穿着入場,以支持他們心儀的球星。

海關重申,今日是「沙特超級盃」在香港舉行賽事的最後一日,以及會在未來舉行的國際體育盛事期間,必定會加強巡邏,嚴厲執法,與商標持有人保持緊密聯繫,全方位打擊各類型的冒牌侵權活動,當中包括這些借助國際體壇盛事去進行的冒牌活動。海關提醒商戶,在採購貨品時,應該小心謹慎,因售賣冒牌物品屬嚴重罪行,需要負上刑責;而市民應尊重知識產權,光顧信譽良好的商戶,如對購買貨品的真偽存疑,應先向相關的商標持有人及其代理查詢。根據《商品說明條例》,任何人士售賣冒牌物品,或者為了售賣用途而管有冒牌物品俱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萬元及監禁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