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千尋)香港特區政府積極發展低空經濟,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3月批出38個「監管沙盒」,陸續展開多項試驗項目,涵蓋食物配送、工地安全、道路巡查、斜坡監察、基建勘察、緊急救援等範疇。特區政府運輸及流物局局長陳美寶昨日發表網誌,介紹招商局與本地企業航景科技聯手打造的「監管沙盒」項目「衛星導航干擾預警機系統」(Sentry Drone System for Early Alert of GNSS Interference)。該系統可預先偵測飛行空域信號弱點或干擾源,提升無人機在配送、檢測、表演等應用中的安全性,系統並已成功取得國家的專利,預計最快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該系統領軍人物、航景科技行政總裁張謙華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他們的目標是為低空經濟建立穩定安全的運行機制,又大讚特區政府為創科企業提供良好的研發環境。

陳美寶:降飛行風險利探討減保費

陳美寶日前到招商局碼頭,實地了解「衛星導航干擾預警機系統」。她表示,有信心該系統成功「起飛」後,能減低無人機飛行安全風險,讓政府有空間與保險業界探討減低無人機保費,裨益整個低空經濟發展。系統並充分體現「官產學研」結合:由本地科研企業領頭、招商局集團為系統提供測試場地,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為項目提供實驗室的技術支援。

●陳美寶表示,系統充分體現「官產學研」結合。運輸及物流局Fb圖片

張謙華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近年全球衛星信號干擾問題日益嚴重,尤其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地區更明顯。團隊原先針對高空飛行器開發干擾源偵查系統,後為配合香港低空經濟發展而應用於無人機領域,年多前啟動相關研發。

他解釋,無人機信號干擾主要為自然與人為兩方面。自然因素如太陽風暴引致的電離層閃爍,會削弱衛星信號,香港便曾出現太陽風暴影響無人機表演的情況;人為干擾則可能源自非法信號槍、海上船隻或地面設備的無線電傳輸等。信號若受擾,無人機或會失控、相互碰撞或墜落,威脅公共安全,表示系統預判飛行情況,「有點像保安角色,為無人機飛行保駕護航。」

●陳美寶探訪招商局碼頭,實地了解衛星導航干擾預警機系統。 運輸及物流局Fb圖片

他們研發的「衛星導航干擾預警機系統」每次運作時,會派出3架「哨兵無人機」,以8字形狀路線飛行作三角定位,將信號傳送回伺服器,透過人工智能演算法找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信號受干擾的區域,避免因信號不穩影響無人機飛行安全。3架無人機因應香港多山及高樓密集環境,會以不同高度飛行,因為一些干擾信號或只在特定高度出現,若未升至該高度,難及時偵測。

配合專屬基站 「哨兵」能自主定位

「哨兵無人機」須具自主定位能力,團隊研發專屬器材與基站,令無人機憑自身感測器定位。他補充,團隊10名成員來自香港、內地、印尼及巴基斯坦,平均僅26歲,工作具默契,更不時互相鼓勵,「成員很有創意,遇到問題也很開放,一起討論,拿出各自依據說服他人,尊重彼此,不會因背景有隔閡。」

團隊盛讚港研發環境佳

張謙華大讚特區政府為創科企業提供良好的研發環境,提供多方支援,掃清不少障礙,如民航處分享衛星信號干擾探測的寶貴經驗,為技術方向提供參考;生產力局開放實驗室助力團隊開展各項測試;應科院在技術層面展開深度交流,通過經驗互換啟迪思路。

他又看好低空經濟前景,指香港擁有多元應用場景和實際需求,發展空間廣闊,低空經濟有望解決「最後一公里」難題,令物品或人在最短時間內到達目的地,部分高危工作亦可由無人機取代,有效減低風險、提升效率和節省成本。政府的「監管沙盒」,不僅讓團隊有空間實證技術與理念,更有助香港在複雜地形中累積經驗,為日後技術「出海」奠定基礎,「若能在香港這種環境密集複雜、難度較高的城市中成功部署,將起示範作用,甚至有望推動國際標準制定,相信這也是香港未來可繼續發展的方向。」

張謙華透露,項目現投資約100萬美元,低於其他動輒數千萬美元的同類項目,因團隊前期投入大量研究,減少試錯成本,節省設備與測試開支。系統現於招商局碼頭試用,因該處鄰近維港,位處通往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航道,未來亦計劃在科學園實地試驗,並預計系統最快明年上半年投入運作,屆時會向營運商收費提供服務,採月費制或按次收費,應用場景包括無人機表演、物流配送及外賣服務等,最終目標是為低空經濟建立穩定安全的運行機制。

【專家之言】港團隊「飛行器保安」落地 體現「政產學研投」合作成果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唐文)多位立法會議員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致力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本屆特區政府決心推動創科落地,是次由本地公司成功研發的「衛星導航干擾預警機系統」項目,充分體現「政產學研投」合作,彰顯了香港本地自主研發的實力,相信在特區政府的積極引導下,香港未來的創科大環境將迎來更多突破,為香港的繁榮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黃錦輝表示,本屆特區政府決心推動創科落地,已投資超過2,000億港元在創科領域,並積極與深圳、河套區合作,這一方向無疑是正確的。

他說,今次項目成果彰顯了香港本地自主研發的實力。過去香港曾因信號受到嚴重干擾而取消無人機表演,如果有像「哨兵無人機」這樣的偵察機提前做好測試,將對相關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極大幫助。在低空經濟中,除了表演,貨運等領域也至關重要,提前偵查航道能確保飛機安全。

「這項本地自主研發的成果,不但可以解決實際問題,更為香港在相關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黃錦輝表示,香港致力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在《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中,已強調要充分利用大學和研發基地做好上游工作至關重要,並注重產業化發展。

未來,他希望香港不僅要在科研上游持續深耕,更要培育更多新興的創科產業。相信在特區政府的積極引導和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未來的創科大環境將迎來更多突破,為香港的繁榮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立法會議員、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創會會長葛珮帆表示,樂見招商局碼頭與本地企業的合作項目產出成果,該項目充分體現「政產學研投」合作,央企與香港中小企攜手提升科研實力。她對年輕又多元的項目團隊印象深刻,成員包括香港、內地及「一帶一路」人才,展現香港國際化吸引力。

22個「監管沙盒」項目年內見真章

葛珮帆透露,低空經濟涵蓋建築巡檢、電力巡查、城市管理等多領域。例如,無人機可應用於大廈玻璃幕牆的巡檢與清洗,成本低、效率高,使用無人機進行電網巡查及跨境低空物流項目,均有充分商業潛力。目前已獲批的38個「監管沙盒」項目中,22個已開始試飛,預計年內可全部展開。

「結合冷鏈技術,新鮮海產等高價值產品就可通過無人機從內地或日本運抵香港,原本水路需要5至6小時,無人機可能只要一小時。」無人機在城市管理中亦有廣泛應用,如監察非法捕魚、暴雨後露營營地巡檢等。葛珮帆建議政府建立中央協調平台,整合各部門的無人機應用,避免重複飛行,促進資訊共享。

據葛珮帆了解,在已提交的72個沙盒申請中,有8個項目涉及載人飛行。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正與政府部門合作,計劃年內確定載人飛行器試飛路線,初期會以模擬負載測試安全性,「載人飛行器的落地需完善法例支持,安全是首要考量。」 

責任編輯: 孫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