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舉辦「香港亞太研究所成立35周年慶典」公共政策論壇系列最終場。(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千尋)特區政府大力推動「無處不旅遊」,帶動經濟發展。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今日(18日)舉辦「香港亞太研究所成立35周年慶典」公共政策論壇系列最終場,聚焦香港文化旅遊的戰略定位,剖析發展瓶頸與突破方向,並探討文體產業如何賦能旅遊創新升級,為香港文旅及體育產業的國際化發展提供前瞻性建議與實務方案。論壇邀請多位學者及業界代表發表見解。

香港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副教授尹振英。(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攝)

香港中文大學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副教授尹振英建議,香港旅遊業應發展具本地及國際特色的旅遊產品;開拓多元化客源市場,重點吸引高增值過夜旅客;推動智慧旅遊發展;以及全面提升旅遊服務質素與配套設施,並加強人才培育。

康泰企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黃進達。(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攝)

康泰企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黃進達則表示,推動地區旅遊需多方協作,包括業界設計配合主題的導賞團與旅遊產品,地區持份者共同推廣在地文化特色,酒店與餐飲業界提供優惠措施以延長旅客留港時間,並需地區商會、區議會及相關部門通力合作,提升社區參與度,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旅遊體驗。

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高級講師雷雄德。(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攝)

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高級講師雷雄德指出,體育盛事有助推動體育旅遊,創造經濟與社會效益。他建議,政府應設立高層次跨部門協調機制,統籌體育與旅遊政策,並優化活動牌照審批流程。他又倡議借鏡全運會等大型賽事的統籌經驗,推動場地規劃與旅遊需求對接,突破傳統體育會單一功能,結合科技與創新,深化體育與旅遊融合,並強調需關注市民聲音與市場競爭,提升整體發展質素。

立法會議員陳月明。(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攝)

立法會議員陳月明則聚焦於口岸經濟與北部都會區發展。她表示,北部都會區可發展四大旅遊方向:包括以打鼓嶺大學城為核心的跨境觀光旅遊;其次是跨境運動旅遊,如公路單車賽、馬拉松等;善用全港郊野公園資源,發展民宿、餐飲與高地探險活動;針對不同客群設計的主題跨境旅遊,如醫療、文化及宗教等。

責任編輯: 孫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