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海關22日對外發布進一步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20項細化措施,加快推進廣州全方位門戶複合型國際航空樞紐和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
據介紹,今年前4月,面對外部衝擊影響,粵港澳大灣區臨空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監管經廣州白雲機場口岸進出境航班達3.9萬架次,進出口岸貨運量超50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9%、22%。
在提高進出口貨物通關效率方面,此次發布的細化措施對不需要海關查驗的貨物,實行全天候電子放行、卡口自動核放。對需要查驗的「鮮活、特殊、急需」貨物,24小時「隨到隨查」。對儲存和運輸條件有特殊要求的進出口貨物,依託全天候預約通關模式,滿足個性化通關需求。
對高新技術產品、民生急需藥品、急用醫療器械等貨物快速通關需求,實施優先審單、檢查、檢測、出證。
在提升進出境人員通行效率方面,細化措施支持建設中轉行李專用預檢區域、中轉旅客候檢區、升級改造通程航班監管系統、改進服務保障流程,支持中轉行李直掛服務,進一步擴大通程航班覆蓋範圍。支持廣州市建設白雲機場國際商務合作區,為境內外企業和人員開展國際商務交流、國際會展、國際培訓等提供更便捷的監管服務。
同時,支持航空公司接受旅客「全委託」配合海關開箱查驗,探索開展進境手提行李和託運行李「雙預檢」試點。
在持續增強空港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方面,推動海關監管與民航安檢深度融合,整合優化貨物通關環節,提升郵航貨物的口岸通關和物流運轉效率。對於經廣州白雲機場綜合保稅區換裝、分拆、集拼,再運往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中轉貨物,簡化檢疫手續。加快推動多式聯運業務發展,支持空空聯運、空陸聯運運輸方式等。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
孫佳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