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電動車電池龍頭寧德時代(3750)將於下周二(20日)掛牌,有外媒引述消息指寧德時代集資擬最終增加至410億元,勢成本港近4年來最大IPO。港交所昨公布,將於寧德時代上市日提供多項產品選擇,包括寧德時代期權、與寧德時代相關的衍生權證掛牌,及將寧德時代納入認可賣空指定證券名單,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港交所已通知各大窩輪發行人,可於寧德時代掛牌當天「股輪齊發」。據悉距上次「股輪齊發」盛況已睽違三年半,故多家輪商亦相當重視並早作部署,冀搶飲「頭啖湯」成為首批寧德窩輪的發行商。

寧德時代將於下周二(20日)掛牌,有望成為本港最大IPO。彭博早前引述交易條款顯示,寧德時代擬將香港招股價定為每股263元,並將行使發售量調整權,增加發售股數約1,770萬股,意味發售規模擴大至逾1.35億股,集資額約為356.63億元;若再計及超額配股權,寧德時代集資額最終或可加碼至約410億港元,較最初的310.06億元增加32%,有望成為自2021年快手(1024)上市以來,香港市場規模最大的IPO項目。
為了迎接大型新股掛牌,港交所昨收市後公布,於寧德時代上市日向投資者提供多項產品選擇,寧德時代的月度期權將於5月20日掛牌同日推出,而每周期權合約則將於6月2日推出。另外,寧德時代將於掛牌同日納入可進行賣空的指定證券名單。
輪商早作部署推相關窩輪
據悉多家輪商在消息公布前早接獲有關通知,故已早作部署。法興證券上市產品銷售部亞太區董事蔡秀虹表示,留意到投資者對寧德時代的熱衷程度,而看好寧德窩輪有市場需求,故今次積極推出4隻相關窩輪,成為首批寧德窩輪的發行商。而中銀國際股票衍生產品董事朱紅表示,將發行3隻寧德時代相關認購證。翻查資料,新股上市首日股輪齊發已經闊別多年,而要數對上一次「股輪齊發」已是三年半前,即2021年12月掛牌的微博(9898)。
寧德時代將於下周一(19日)公布招股結果,不過據悉有券商昨已陸續告知散戶有關IPO中籤結果,意味比原訂公布招股結果時間提早了一個交易日通知。寧德時代早前表示,公司尋求在香港上市,是為進一步推進公司全球化戰略布局,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台,提高綜合競爭力。該公司擬將所得款項淨額中,約90%用於推進匈牙利項目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設;及約10%用於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近月香港金融市場表現回暖,企業亦紛紛啟動上市大計,據港交所數據,截至上月底,排隊上市企業超過130家。
恒瑞醫藥擬上市籌最多98.9億
有「藥中茅台」之稱的內地創新型製藥企業恒瑞醫藥(1276),前日起至下周二公開招股,計劃發行2.2億股,其中5.5%於香港作公開發售,招股價介乎每股41.45元至44.05元,集資最多約98.9億元。以每手200股計算,一手入場費約為8,898.9元。恒瑞醫藥預期於5月23日掛牌,摩根士丹利、花旗及華泰國際為聯席保薦人。綜合多間券商資料,恒瑞醫藥暫時錄得147.6億元孖展認購,意味該股公開發售部分,錄得超額認購至少27.1倍。
恒瑞醫藥擬將集資所得款項淨額的75%用於研發計劃,當中包括用於創新藥物及在研藥物臨床研究,以及開發創新藥物;15%用於在中國和海外市場建設新的生產和研發設施,以及擴大或升級現有生產和研發設施;10%則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A股龍頭公司來港掛牌定價折讓料收窄

(香港文匯報記者 殷考玲)寧德時代(3750)下周二正式掛牌,市傳該股將以263元定價,其港股定價較A股水位折讓少於10%。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中國股票資本市場主管胡凌寒昨表示,預期日後來港上市的龍頭A股企業,折讓幅度會持續收窄,尤其是萬億級市值的企業,往後不太可能再出現昔日折讓30%至40%的情況,而具體折讓幅度則取決於個別公司。
胡凌寒續稱,雖然寧德時代等公司在A股已經是龍頭,且具有良好流動性,但赴港上市是為了方便未來發展需要,以及可以利用港股平台進行融資。她又稱,過去一年,很多大型A+H股公司例如比亞迪等,已通過香港進行配售融資等項目,表明港股市場在融資方面有很大作用。她又認為過去三年已有不少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回歸,並留意到有部分企業已有計劃來港上市,故預計下半年會有更多企業回流香港。
恒生指數年度目標為24500點
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副主席及亞洲企業客戶部聯席主管李鎮國則表示,是次中美談判結果優於市場預期,短期內對市場有正面所用,他預計貨幣政策將維持穩定操作,美元匯率波動幅度不會太大。他又預期美國聯儲局將於今年7月啟動降息周期,估計全年共降息3次,而恒生指數年度目標為24,500點。
中國經濟預測方面,瑞銀預期在加徵關稅稅率下調之下,中國經濟增長預期改善,關稅對中國經濟的衝擊有所降低,惟不確定性依然較高,如果未來3至4個季度美國加徵關稅保持目前20%和10%的所謂「對等關稅」,沒有進一步升級,瑞銀證券估算預計關稅加徵對中國GDP增長的拖累可能為1至1.5個百分點。

相關閱讀:
寧德時代孖展錄逾2800億 勢上限定價 國際配售反應熱烈 機構訂單逾3902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