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習近平主席開啟擔任國家主席後第11次俄羅斯之行,赴莫斯科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央視新聞5月10日發表題為《挺膺擔當,中俄並肩對世界負起「特殊責任」》的評論文章指出,「風雨同渡、關山共越」,新時代的中俄關係更加從容自信、穩定堅韌,也將更加有力地捍衛國際公平正義。以下為全文:
「習近平主席此訪具有重溫歷史、展望未來的重要意義」「中俄共同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立場使兩國關係更緊密,並對全球產生深遠影響」……對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7日至10日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國際輿論給予高度關注。俄羅斯科學院中國與現代亞洲研究所所長基里爾·巴巴耶夫對《國際銳評》指出,俄中兩國清楚地表明,彼此的友誼和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牢固,成為穩定國際格局的重要力量。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這個特殊歷史節點,習近平展開擔任國家主席後第11次俄羅斯之行,彰顯了中俄關係的高水平特別是元首戰略引領的政治優勢。訪問期間,兩國元首舉行會談,一致同意堅定不移深化戰略協作,推動中俄關係穩定、健康、高水平發展;共同弘揚正確二戰史觀,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地位,維護國際公平正義。雙方簽署發表多份聯合聲明,認可當前中俄關係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樹立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的表率,並表示共同維護全球戰略穩定、進一步加強合作維護國際法權威。

在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張弘看來,中俄高度肯定當前雙邊關係水平,說明彼此不僅有高度的戰略和安全互信,而且在多個領域有非常廣泛深入的合作。正是這種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為大國關係的處理樹立了典範。
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地緣政治衝突此起彼伏,關稅戰、貿易戰升溫,單邊主義與強權霸凌抬頭,全球政治經濟秩序面臨嚴重衝擊。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中俄兩國如何進一步深化戰略協作,助力各自發展振興?如何肩負起作為世界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特殊責任,為世界帶來穩定性和正能量?習主席這次訪俄,給出了清晰答案。
歷史映照現實。中俄這份特殊責任,首先體現在堅定做「歷史記憶的守護者」。80年前的二戰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空前浩劫,當時中國和蘇聯分別作為亞洲和歐洲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決定性貢獻。然而,這樣的歷史記憶卻遭到個別國家歪曲篡改。它們拋出所謂「西方中心說」「忽視中國說」等扭曲史觀,企圖構建服務於地緣政治的錯誤歷史敘事,削弱中俄的國際話語權,維護自身霸權私利。對此,中俄兩國進行了堅決回擊。聯合聲明表示將堅定捍衛二戰勝利成果,致力於防止反人類的納粹主義和種族優越主義思潮捲土重來,呼籲國際社會尊重和捍衛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確立的基本原則。分析人士指出,這彰顯了雙方共同捍衛歷史真相、維護戰後國際秩序的堅定決心。
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在當前保護主義抬頭、全球發展不平衡的當下,中俄致力於做「發展振興的同行者」,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動力。訪問期間,雙方交換20多份雙邊合作文本,涵蓋投資保護、數字經濟、檢疫、電影合作等多個領域。今年2月在俄羅斯上映的中俄合拍電影《紅絲綢》就講述了1927年中國和蘇聯兩國革命者並肩作戰、成功安全護送重要秘密文件的故事。另外,雙方表示繼續攜手應對世界經濟下行壓力,推動更多全球南方國家參與國際和地區貿易。中俄合作「穩」的基礎更堅實、「進」的動能更充足,全球發展的推動力也就更強勁。

作為世界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俄的「特殊責任」還體現在堅定做「國際公平正義的捍衛者」。眼下,個別國家大搞單邊主義、霸權霸道霸凌,對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秩序構成嚴重危害。這次中俄元首在會談中,強調要密切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平台協調和配合。中方表示願同俄方一道,維護全球多邊貿易體制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俄方指出,加徵高關稅違背常理,也不合法,只會反噬自身。俄羅斯《觀點報》刊文指出,莫斯科和北京都認為,世界上不應存在一小撮國家將自身利益強加於其他國家的現象,沒有這種扭曲現象才是公正的世界秩序。
歷史是一面鏡子。80年前,中俄並肩戰鬥擊潰法西斯,為兩國關係高水平發展奠定了基礎,為世界帶來了和平;80年後的今天,世界變亂交織,人類面臨諸多挑戰。只要中俄肩並肩挺膺擔當,霸權主義就贏不了,國際秩序就亂不了。「風雨同渡、關山共越」,新時代的中俄關係更加從容自信、穩定堅韌,也將更加有力地捍衛國際公平正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