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37屆廣交會的現場,我們看到,來自全球的客商不僅沒有感受到企業因關稅衝擊帶來的信心減弱,反而是撲面而來的熱情。近期,一些大型美國零售商也紛紛宣布恢復從中國進口。那麼,為什麼美國零售商寧願「倒貼」高額關稅,也要從中國進口呢?

除了「關稅」,「觀望」是最近記者在各地調研時,從外貿從業者口中,聽到最多的一個詞。 但一切似乎並沒有因此停下來 ,就在中國對美出口主力軍之一的寧波港, 一批批運往美國的貨物,還在準備裝箱。

這也印證了記者最近看到的報道,一些美國大零售商在與美國政府溝通後,決定自己承擔關稅,讓中國供應商恢復發貨,為什麼加價也要進?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新聞發言人 高士旺:我們不同的行業加起來走訪的,包括我們也做了一些問卷,上千家企業總會有的。現在有些企業反映就是,美國的一些商超,要求我們的企業還在向他去做出口,是因為他不能讓他的貨架空,跟同行去做橫向對比的時候,他競爭力的喪失,其實都是一個巨大的傷害。

企業的底氣從何而來,就在老闆們提到的廣交會,如果留意的話,可以看到一家美國公司的廣告,外媒都說廣交會的美國市場被「凍結」,為何他們還如此「高調」地來採購。記者找到這家公司的人,結果他們二話不說,就帶記者在會場萬步起逛。

中國對美出口的很多都是耐用品,比如發電機、汽修工具之類,雖然更換的頻率不會那麼高,但卻是很多美國家庭使用頻率極高的物品。現場機電商會的人也會提到,很多商家都在等待,這些耐用品的庫存耗盡,成為必需品的時候, 而美國企業和零售商,也並不是他們眼中的「敵人」。

就像很多報道提到的,在美國關稅影響下,做外貿實在太艱難了,但全球外貿人的心是一起的,他們也是最會應對變化的一群人。雖然還在觀望,但很多工廠的訪客名單,已經排滿了來自全球各地的人,真正的忙碌才剛剛開始。

(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 孫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