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暢 北京報道)美國加徵「對等關稅」引發全球市場經歷「黑色星期一」,中國快速反應,「國家隊」三大巨頭中央匯金、中國誠通和中國國新入市,以「真金白銀」穩股市、穩信心。國務院國資委、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及中央匯金公司等機構昨日(8日)再重磅發聲,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中央匯金並首次提出類「平準基金」定位。緊接着,包括多家大型央企在內的逾百上市企也紛紛公布增持或回購旗下上市公司股票計劃。在多部委發聲護盤、上市公司以實際行動支持下,港股A股昨日迎來大幅反彈。
昨日盤前,人民銀行、國家金監總局及中央匯金公司等相繼發聲。中央匯金明確表態「堅定看好資本市場發展前景」,並稱中央匯金是資本市場上的「國家隊」,發揮着類「平準基金」作用,「將繼續發揮好資本市場『穩定器』作用,有效平抑市場異常波動,該出手時將果斷出手。下一步將堅定增持各類市場風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結構。」中央匯金表示,具有充分信心、足夠能力,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將加大配置力度,充分發揮耐心資本、長期資本作用。這是中央匯金首次提出類「平準基金」定位。
人行稱必要時再貸款支持匯金
人民銀行也表示,堅定支持中央匯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場指數基金,並在必要時向中央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國家金監總局發布通知,提出優化保險資金比例監管政策,加大對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其中,明確上調權益資產配置比例上限;簡化檔位標準,將部分檔位償付能力充足率對應的權益類資產比例上調5%,進一步拓寬權益投資空間,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股權性資本。同時,提高投資創業投資基金的集中度比例。引導保險資金加大對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力度,精準高效服務新質生產力。
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國新控股昨表示,旗下國新投資有限公司將以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方式增持中央企業股票、科技創新類股票及ETF等,首批金額為800億元人民幣。
國資平台增持央企股票助力
國務院國資委資本運營平台-中國誠通周一晚間亦發布公告稱,旗下誠通金控和誠暘投資在當日增持了ETF和中央企業股票,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認為,中央匯金在48小時內的「閃電」增持,向市場釋放了積極信號,表達對資本市場平穩發展的堅定支持與充足的信心。「中國版平準基金」已經成形,在傳遞積極信號、緩解恐慌情緒、增強投資者信心的同時,能夠有效緩解資本市場流動性壓力、增加交易量和活躍度;而通過增持ETF等金融工具,可以實現對市場指數的間接投資,優化投資組合,降低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並帶動其他機構投資者跟隨,發揮市場合力效應,穩定市場。
瑞銀料逾萬億長線資金入市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表示,市場的穩定需要大規模資金淨流入的支持,在極端的市場情況下,中央匯金等機構持股規模依然有進一步提升的能力以穩定市場。他認為,保險公司、公募基金與社保基金在2025年有望分別為中國股票市場帶來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5,900億元與1,200億元的淨流入;長線資金作為市場的壓艙石,其管理風格穩健、投資期限長的特點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抑股權風險溢價。
第一創業分析師認為,近年來內地證券市場的國際化水平有所下降,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市場將進入「春秋戰國」時代,對於人民幣國際化和提升中國股市的國際地位具有積極作用,內地股市具有較大發展空間。

中央穩定信心 港股上升299點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面對美國加徵關稅,導致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下,港股周一急跌逾3千點後,昨日大市已經企穩,且反覆向上。「國家隊」進場,A股走勢向好下,帶領港股早段曾最多反彈625點,高見20,454點,全日仍升299點報20,127點,成交4,332億元。科指勁彈3.8%,收報4,568點,國指也升2.3%報7,430點,顯示整體市場都轉趨穩定。投資界人士表示,鑑於美國宣布新關稅政策後,內地隨即反擊,美國很可能會再提高中國貨品的稅率至超過100%,在如此動盪的投資環境下,宜將資產配置往高息股、基建股及長債。

美聯儲降息可能性顯著上升
Nuveen首席投資官兼股票及固定收益投資主管Saira Malik昨表示,特朗普政府最新宣布的關稅措施,遠較市場預期嚴厲,導致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各國將在未來數天至數月內陸續作出回應,局勢仍充滿變數。因此在投資配置上,該行認為防禦型股票因企業營收較少依賴全球貿易活動,在當前環境下更能抵禦關稅衝擊。特別是具備穩定股息增長能力的企業,將可繼續憑藉資本靈活性與穩健的財務能力,有效緩解關稅所帶來的壓力。此外,該行亦看好基建板塊以及長期債券,Malik認為長債依然是分散股票投資風險的有效策略。
鑑於當前公布的關稅措施超出預期,該行認為美國聯儲局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顯著上升。據概率加權指引,Malik料2025至2026年的預期總降息次數,已由4次上升至6.6次。
港股昨市況回復平穩,藍籌普遍反彈,其中小米(1810)彈6.7%,首季盈利增逾1.1倍的比亞迪(1211)升4.8%,宣布回購股份的美團(3690)彈4.7%。另外,周大福(1929)升9.1%成升幅最大藍籌。地平線機器人(9660)彈11.3%,是升幅最大科指成份股。
藍籌普升 周大福升9.1%最勁
富昌金融集團聯席董事譚朗蔚認為,雖然市傳有「國家隊」支持,為大市提供助力,但港股昨日的技術走勢出現「陰燭」,顯示市場信心仍不足,加上美國可能會再報復中國的反制措施,故投資者這兩天要觀望19,800點能否企穩,如果能盡快收復20,800點,才是真正喘穩訊號。
巴拿馬審計發現長和(0001)續簽運河港口營運權合約時涉及多項違規,長和股價盤中跌至38.75元,全日跌2.6%報39.15元。長和系內股份都向下,長建(1038)跌2%,長實(1113)跌1.7%,電能(0006)跌1.1%。
日前狂瀉的藍籌出口股跌勢未止,創科(0669)及申洲(2313)昨再跌2.5%及2.4%。內地再次強調要充分釋放消費潛力,內需股有支持,茶百道(2555)大升近16%,蜜雪(2097)升近8%。
中金:A股仍處偏底部區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對於「國家隊」入市,中金分析員黃凱松最新在報告中指出,結合歷史經驗,中央匯金增持ETF並結合一系列後續資本市場相關的維穩舉措推出,雖然超短期內不排除市場可能仍有一定波動,但隨後指數基本呈現逐步企穩跡象,並且中期來看往往是市場的偏底部區域。
中金報告認為,本次美國加徵「對等關稅」雖難免對中國經濟帶來挑戰,但中國股票市場具備較多相對有利條件,主要體現在:市場大幅回調後,估值再度具備吸引力。目前滬深300指數動態市盈率僅10.6倍,仍明顯低於歷史均值。其次,面對當前美國「確定的不確定性」,資金從美國市場外流的壓力加大,而當前中國市場估值具備較強吸引力,獲取外資「長錢」流入的潛力逐漸顯現。第三,DeepSeek的橫空出世,讓市場重新認知中國科技創新的潛力,近期市場大跌後,中國科技資產可能迎來再次配置的機會。另外,在外需面臨不確定背景下,中國穩內需政策有望進一步發力,這將是穩住我國市場自身風險溢價的關鍵。因此,展望後市,市場或已處於偏底部區域,短期難免波動,中長期價值凸顯。
估值較低 呈更高韌性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昨日發布最新報告也指,當前滬深300指數和全部A股的靜態市盈率為11.7倍和13.8倍,分別較五年均值低0.7個標準差。此外,A股市場的股票風險溢價仍比長期均值高出1.7個標準差,接近歷史最高點水平。放眼全球,滬深300指數的估值較之MSCI新興市場(剔除中國)指數有着12%的折價,較低的估值水平可能使得A股市場具有更高的韌性。
國資委:央企增持回購AH股彰顯擔當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暢 北京報道)多家央企宣布增持回購旗下上市公司股票。其中,俗稱「三桶油」的中國石油集團、中國石化集團、中國海油集團分別宣布,計劃以最多28億至56億元(人民幣,下同)、20億至30億元,以及20億至40億元增持旗下上市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在A、H股股份。
此外,中國太保、中國人壽、新華保險等多家大型上市險企表示,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並積極開展股票增持計劃。還有多家在A股港股掛牌的企業如寧德時代、貴州茅台、美的集團、國泰海通等逾百家上市企已公開表示回購增持。
鞏固市場對上市公司信心
國務院國資委表示,將全力支持推動中央企業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動作為,不斷加大增持回購力度,切實維護全體股東權益,持續鞏固市場對上市公司的信心,努力提升公司價值,充分彰顯央企責任擔當。
另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消息,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近日已主動增持國內股票,近期將繼續增持。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認為,回購增持行為體現估值修復信號、政策協同導向和風險對沖需求的市場態度。大比例回購傳遞「當前股價低於內在價值」的判斷,也反映監管層與企業共同維護市場穩定的意圖,避免股價非理性過度下跌。短期來看,能夠減少流通股供給,緩解拋壓,對股價形成直接支撐;中期來說,「國家隊」與上市公司同步行動,有望扭轉悲觀預期,改變投資者情緒,吸引抄底資金,形成「政策底+市場底」雙重確認。


相關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