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寶峰 北京報道)全國兩會圓滿落幕,學習會議精神熱度不減。本網記者19日了解到,香港專業人士(北京)協會近日主辦線上「全國兩會精神分享會」,100名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港人和北京高校部分港生相聚雲端,共話香港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美好願景。中聯辦北京聯絡部副主任張有才、特區政府駐京辦高級政務主任胡卓宏等出席,香港專業人士(北京)協會會長馮國佑及眾多協會成員參會。

張有才勉勵港專協深入學習全國兩會精神,讀懂「成績單」厚度,參透「方法論」深度,找準「國家所需、香港所長」,共振頻率,啟新思、開新局、闢新徑。特別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協會匯聚起一批愛國愛港的香港專業人士,要能夠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精神,將個人事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書寫香港新篇章。

馮國佑表示,今年兩會令人深感振奮與鼓舞,政府工作報告繼續明確國家對香港發展的重視與支持,為香港未來指明方向,體現中央關懷。同時,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等科技創新內容,足見香港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巨大發展空間和潛力。為幫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馮國佑建議從科技、文化、體育等方面加強與內地合作,共同推動國家繁榮發展。

港專協副理事長陳致偉表示,兩會期間,港澳代表委員圍繞香港金融市場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如進一步便利跨境融資、優化「跨境理財通機制」等,有助於香港更好把握國家發展機遇,實現金融市場的新突破。中央全力支持香港金融市場發展,開通「債券通」等,擴大了香港金融市場規模,增強了全球競爭力,推動香港重回世界金融中心排名前列。本地金融服務市場不斷創新發展,如推出「港幣-人民幣雙櫃枱模式」,促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港專協副理事長李啟揚表示,政府工作報告為香港發展注入動力,強調「一國兩制」保障香港穩定,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為香港的繁榮穩定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尤其是在金融領域,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助力更多的國內外優質企業在香港上市融資,助力人民幣國際化,並利用傳統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工具,深化香港橋樑角色。在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方面賦予香港新使命,在國家對外開放中發揮獨特作用,講好中國故事。
港專協青委主委廖瑞華表示,國家聚焦高質量發展,傳媒可助力傳統文化「破壁出圈」,發揮橋樑作用,促進優質IP跨領域轉化。香港青年在商業領域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創新精神,內地廣闊的消費市場以及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為他們提供了機遇。香港青年應抓住機遇,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為香港的繁榮穩定以及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在京從事科技與教育創業的協會理事洪劍偉表示,今年兩會再次描繪了科技與教育領域的宏偉藍圖,為國家的創新發展和教育強國建設指明了方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深刻領會兩會精神,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積極參與科技創新實踐,為實現科技強國和教育強國的目標貢獻力量。
在京國際學校從事香港DSE高考項目的協會理事陳思珩表示,全國兩會為香港與內地教育協同發展指明了方向,需以「國際化、融合化、公平化」為核心理念,通過制度創新與技術賦能,推動教育合作邁向更高水平。「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既是政策的踐行者,也是改革的推動者,應以實際行動助力國家教育強國建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