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愈多愈易「出局」?網戀交友貼士一文睇

2025-02-14 09:43:28 香港
港大網戀平台研究,揭「偏好差異」徵結。

(香港文匯報記者 楊盈盈)愛情的滋味,總是讓人難以捉摸。當今社會科技發達,尋找伴侶也被演繹成數據配對的學問——那正是交友網站高效運作的關鍵。香港大學市場學助理教授黨矗最近針對網戀平台信息匹配進行研究,發現其中的偏好差異非常普遍,用戶如果執着於「夢中情人」的理想條件,很可能使自己錯過了真正適合的「真命天子」。同時,平台中的個人信息也非愈多愈好,詳細的自我介紹反而會令篩選過早出現,降低配對成功率。她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建議在網戀平台運作上應設置分階段披露機制,讓用戶能隨着互動一層層解鎖更深入信息,及在重要特質上加權處理,提升推薦的精準度。

一年一度情人節又到,近年網上交友平台成為不少人實現愛情的工具,但這些平台均面對用戶偏好差異、匹配效率低等諸多挑戰。專注計量市場學的黨矗,與香港中文大學及澳門大學研究人員以內地大型交友網站的數據進行分析,通過探究信息於平台匹配中的作用,揭示用戶選擇如何受影響,研究結果早前已在《資訊系統研究》發布。她日前對香港文匯報分享說,有關發現不僅對使用者個人幸福有意義,對平台優化亦有實際價值。

●情人節來臨,昨日不少情侶到灣仔利東街打卡。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篩選過早出現 降成功率

黨矗的研究表明,偏好差異(preference mismatch)是阻礙匹配成功的一大原因。她解釋,每人心中都有對理想伴侶的定義,稱之為「夢中情人」(Mr/Miss Best),例如數據顯示,男性普遍偏好身高較自己矮約10公分、年輕貌美的女性,而女性則更偏愛比自己高20公分、有經濟實力或價值觀契合的男性。這種「最萌身高差」和理想化標準的偏好差異,往往造成雙方選擇分歧,致令匹配成功率降低。

實際上,生活中真正與你攜手一生的「真命天子」(Mr/Miss Right),大多不會符合所有理想條件。所以若平台過度展示理想化信息,就會加劇高標準篩選,忽略實際相容性。

與一般人以為信息愈多有助進行明智選擇不同,黨矗的研究顯示,在網戀平台上過多信息可能會有降低配對成功率的反效果。她解釋,當平台中的自我介紹過於詳細,用戶瀏覽完整檔案時,容易基於一些次要特性過早淘汰潛在的合適的對象,例如沒養過寵物的女性或會因對方喜歡養寵物而放棄匹配,而實際上她有可能在日後交往過程中逐漸接受甚至喜歡寵物。

同樣,男性用戶或因對方收入較高而感壓力,選擇放棄潛在合適對象。黨矗指,在實際伴侶的相處,「許多偏好或成見可隨交往深入而改變。過早的篩選紅線,讓用戶錯過真正的幸福。」

倡初期只展示年齡所在地價值觀等

針對這些問題,研究提出「分階段信息披露」的建議。黨矗指,網戀平台可於初期只展示年齡、所在地與生活目標等基本屬性,讓用戶基於核心條件作選擇,並隨互動深入逐步解鎖更多詳細信息,例如興趣、性格與生活細節,此種設計可有效減少因不重要的細節而錯失潛在伴侶的情況,讓人們更專注於真正重要的匹配因素。此外,平台還可加入「相容性權重」,優先推薦偏好重合度高的對象,而非單純依賴熱門標籤,及透過用戶註冊時詢問其重視的特性(如價值觀、生活目標等),提升推薦的精準度。

●港大市場學助理教授黨矗。 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男多廣撒網 女一旦回覆好事近

此外,在網戀平台上,男性傾向「廣撒網」,發送大量提案,但目標往往與自身條件不符,女性則顯得更謹慎,會篩選出小量提案,但一旦選擇回覆,匹配成功率更高。黨矗認為,這種行為模式的性別差異,也值得平台調節其算法,如可針對男性用戶幫助他們提高提案質量,減少無效匹配,對女性用戶則可優化推薦策略,讓她們更快找到符合期待的高質量匹配對象。

黨矗和團隊下一步正探討網戀平台中信息種類的重要性,試圖找出哪類信息對匹配更關鍵。她解釋,這有助平台根據不同用戶需求作個性化設計,讓其選擇展示最想突出的特點,例如有些人想強調運動愛好,有些人更想展示烹飪技能,另一些則傾向讓別人了解收入水平或工作背景。

【學者教路】看對眼有貼士:生活照添真實感

(香港文匯報記者 楊盈盈)今日就是情人節,對於仍在網戀平台上尋找愛情的人們,黨矗給出了幾點實用建議。她認為,用戶在展示個人信息時,應該突出核心價值,例如明確價值觀和生活目標等硬需求,而非簡單堆砌標籤。其次描述要真實且具獨特性,避免用「愛旅行」這類泛化的詞語,而應具體化個人特質,這樣更具吸引力,像是提及「每個月爬一座山」或「每季度去一個新城市」,這樣的細節可以更好地傳遞個人特徵與生活方式。

●情侶留住美好時刻。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生活照降低期待與現實間落差

黨矗還強調了視覺一致性的重要。她建議用戶選擇展示真實的生活場景照片,這樣不僅能傳遞自己的生活方式信號,也更容易吸引同頻的對象。更重要的是,若有機會見面,這樣的真實展示能降低期待與現實之間的落差,避免「期待愈大,失望愈大」的情況。

在情人節的特殊節日,黨矗建議網戀平台用戶可以專注於展現情感共鳴點,例如重視儀式感或偏好安靜相處等特質,也可借助節日的主題創造一些短期互動的契機,比如在破冰時發起相關話題:「情人節都喜歡做些什麼?」或者分享自己對節日的看法。

她強調,破冰話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首先要能聊起來,才能有機會深入了解對方」。同時用戶要避免將描述過於功利化,而是強調尋找可以共同成長的伴侶。

黨矗又笑言,自己特別喜歡廣東話中將「處對象」稱為「拍拖」。「這個形容非常好,我之前還查過這個詞,實際上這是形容一艘船拖着另一艘船前進。我認為長期的相處,甚至婚姻,就是『拍』和『拖』的關係:大家走一步幫一步,一起前進,共同成長。」而這樣的關係需要深度了解和長期經營。

同旅行一起解決問題了解品性

在使用網戀平台進行一段短期交往後,若雙方認為可以長遠發展,黨矗認為不妨嘗試共同計劃一次旅行。在旅行的過程中,由於身處陌生環境,雙方需要一起面對新事物並解決問題,這樣的經歷能幫助雙方更深入地了解彼此的真實性格與品性。「旅行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可以檢驗對方是否真的是你的『真命天子』。」

對那些在網戀中尋找「真命天子」的人,黨矗指用戶可列出「必要條件」如尊重、溝通能力和「加分項」如外貌、興趣,優先篩選符合必要條件的對象,再通過互動評估加分項。

最後,她提醒用戶應該認識到,很多真正重要的特性,如性格、價值觀等需要通過長期的相處才能真正了解,過早的高標準篩選可能會讓人錯過潛在的幸福。

在情人節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日子裏,或許大家可以稍微放下對「完美」的執着,多給自己一些「合適」的機會。畢竟,真愛並不總是第一眼的怦然心動,而是長期相處中的相互理解與包容。祝福每個人都能在這個情人節,找到自己專屬的那個人。

【特稿】後生仔點睇網戀? 有人得手有人驚

(香港文匯報記者 楊盈盈)婚戀觀念會隨時代而變化,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了幾個年輕人,以了解他們對網戀或網戀平台的看法,並談到他們心目中理想的情人節,他們當中有人經網戀平台成功牽手,也有人對網戀有戒心,擔心會陷入網戀陷阱。

完美會變不完美 性格匹配最緊要

港大工程學院博士生孫同學認為,通過網戀平台找到真愛是有一定可能的。他在使用網戀平台時,不會要求對方提供太多個人資訊,但會較想了解對方的MBTI人格類型測試結果、年齡等基本資料,「過多的資訊反而會帶來焦慮。」

●港大工程學院博士生孫同學。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他理想中的情人節,是和所愛的人一起吃飯,互贈禮物,並坦言自己更傾向尋找實際、性格匹配的對象,「因為完美的對象也會隨着時間推移而變得不完美。」

情人節重儀式感 一花一飯度一天

港大中國歷史研究碩士生林同學認為,如果要通過網戀平台尋找伴侶,資料愈詳細愈好,這樣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對方是否可以一起走一輩子的人。他透露,自己便是通過網戀平台與女友相識,由於對方提供了詳細的個人資料,讓他能夠深入了解對方,最終決定在一起。

他承認,面對面交流更能感受到對方的肢體語言和情感,增強互動的真實感。他認為網戀缺乏穩定性和真實感,但鑒於自己身邊機會有限,故仍選擇通過網戀平台尋找對象。至於理想的情人節,他較看重儀式感,例如有一束花、一個蛋糕、一頓飯,「最重要的是兩個人一起度過這一天,這樣就足夠了。」

網戀平台難信任 現實生活覓真愛

不過,也有學生對網戀平台持保留態度。精算學系二年級生鄧同學覺得在網戀平台上找到真愛的機會不高,「不知道對方是怎樣的人,性格和真實樣貌都不清楚」,而且現在網戀詐騙案層出不窮,難以信任網戀平台。同為精算學系二年級的梁同學則認為,「夢中情人」只是幻想,現實中更重要的是找到適合的對象。他的理想情人節要求相對簡單,就是和喜歡的人吃飯,一起共度佳節。 

●港大精算學系二年級鄧同學(左)和梁同學。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情人節生意料增10% 港花價貴兩成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弦)今天西方情人節,不少情侶及夫妻都提前為另一半預訂一束鮮花。有鮮花業界估計今年情人節生意升約一成,花價升一兩成。香港文匯報記者在旺角花墟訪查,看到大批市民在挑選心儀的花種,最特別的是有一對夫婦不是為自己揀花,而是為兒子買花冧女朋友。他們表示,今年花價可以接受。至於他們自己,夫婦倆異口同聲說:「買金好過!」

夫妻為兒買花冧女友 自己「買金好過」

旺角花墟人頭湧湧,不少出售鮮花的店舖都提前包裝好色彩斑爛的花束放置在店舖內外,數名男士上前觀察、揀選款式,還不時有情侶或夫妻一起到場挑選,售價由150元至逾1,000元不等。

●市民陳先生和太太幫身在外地的兒子買鮮花冧女朋友。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陳先生及陳太太來回挑選花束,但他們並非為自己買花,而是幫兒子挑選。陳先生解釋,兒子在情人節前幾天不在香港,但需要提前預訂一束花束,待情人節返港與女朋友歡度,於是拜託兩老為「未來新抱」挑選。

陳先生表示,比較適宜的款式平均售價為每束1,000元左右,他認為這個價格可以接受,「很多年前我購買的情人節花束也要六七百元一束。」陳太太開玩笑說今次不用買花束給她,形容自己很實際,陳先生亦開玩笑指現金最實際,「買金好過!」

除了年輕人重視情人節,還有長者追求浪漫送花予另一半。楊先生及太太仔細挑選花束,楊太太表示較多人買玫瑰過節,但她更喜歡鬱金香,所看中的一款售賣1,200元,遠超500元的預算,因此打算再看看有無「心水」。兩人表示情人節當天會逛街慶祝。

業界:市民傾向即日買花

香港鮮花盆栽批發聯會主席賴榮春向香港文匯報表示,農曆新年期間的鮮花、盆栽的來貨價最貴,是平時兩倍,新年過後接連有元宵節及情人節,價格仍然比平日升一兩成,「現在玫瑰批發價升至約10元一枝。」

●香港鮮花盆栽批發聯會主席賴榮春。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他指,情人節前幾日的預訂情況不是很熱烈,相信市民傾向情人節當日即場買花,「情人節比起母親節及父親節的銷售情況更強,而在情人節,玫瑰仍然是首選。」他估計今年銷售額按年升約一成,近年亦有市民選購不會凋謝的永生花,「100個人當中,大概有三四人購買永生花。」

近期有港人在深圳購買花束或盆栽帶回香港,或由內地商戶過關送至香港交收,賴榮春認為這種購買形式不會長久存在,他解釋,根據香港的法例,攜帶植物過關需要檢疫以及報關,海關亦不允許帶泥土的蘭花等植物進入香港,如果被發現並查實,罰款一萬元及監禁6個月。

責任編輯: 何雪沫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