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中山代表團會議。(記者帥誠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帥誠 廣州報道)在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中山代表團會議上,中山公布了深中通道通車六個月以來中山交通的數據變化情況。數據顯示,2024年7月至12月,深中通道累計通行1520萬車次,往中山方向客流量近3500萬人次;從2024年11月28日中山新客運碼頭開通以來,中山到香港、澳門的時間都縮短至50分鐘以內,碼頭至今發送旅客超10萬人次,其中香港中港城佔逾9.3萬人次。

除此之外,交通的便利也促使更多港澳人士到中山消費、定居。樓盤來訪量、成交量回升趨勢明顯,其中香港客來訪量佔全市的26%、成交量佔全市的14%。中山市線上餐飲業、住宿業7月到12月營業額分別同比增長14.3%、5.6%,十大熱門商圈總體人流量普遍較去年同期增長20%至40%,十大熱門酒店入住人員中港澳客、深圳客佔比分別為20%、18.5%。有趣的是,作為中山的代表性食物乳鴿的銷量也發生巨大變化,深中通道開通前,中山每日銷售3萬隻鴿子(全年1000萬隻),深中通道開通後,每日銷售5萬隻鴿子(全年1800萬隻)。

深中「六個一體化」取得突破 將完善兩地產業鏈供應鏈協作機制

廣東省人大代表、中山市委書記郭文海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新的一年中山將加快推進深圳、中山在深中規劃、營商環境、產業、交通、創新、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等「六個一體化」方面的進展,「目前已經與深圳建立了常態化國土規劃聯席會議機制,加強在交通、產業、城市風貌等多領域規劃協同,66平方公里的深中經濟合作區規劃編制前期工作已經正式啟動。」他表示,中山正大力探索「深圳總部+中山基地」「深圳研發+中山智造」「深圳鏈主+中山配套」協作模式,謀劃建設深中經濟合作區,與深圳聯合面向全球招商,成立深中低空經濟聯盟,圍繞深圳產業發展所需招引了一批項目落戶。

下一步,中山將完善深中兩市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協作機制,在園區開發建設、聯合招商引資等方面加強協同聯動,充分用好「工改」騰出的廣闊空間,全力面向全球招引一批優質項目,帶動中山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推動大灣區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同時,探索中山製造業與深圳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以深圳「數字+」「設計+」賦能中山傳統產業。

加強與深圳創新合作 促製造業轉型

此外,作為傳統製造業大市,中山的家電、燈飾、五金、傢具、紡織等傳統製造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近7成。截至2024年底,中山已累計推動3811家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規上企業數字化轉型覆蓋率已達76.56%。「接下來,我們將持續借力深圳創新資源,支持中山企業與深圳科研院所合作,推動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郭文海說。

郭文海強調,中山還將深入推進與港澳深度合作,推動香港—中山高質量發展合作區取得突破性進展,探索建設澳門—中山合作平台,健全港澳青年創業就業、港澳企業投資興業便利化機制,深化「港澳科創+中山製造」「港澳青年+中山創業」「港澳人才+中山生活」。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