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明)蔡先生與拍檔參加「共築·創業家」計劃後,在葵涌商場設置兩台自助販售機售賣成藥等物資。他透露,近月生意正穩步上升,有信心一兩個月內收支平衡,並希望擴充業務,在不同地方設立銷售點,高昂租金是最大阻礙。目前,除了跟商場接洽,他也接觸大學,在宿舍設置售賣機,未來希望進一步售賣醫院及社區藥劑師配方的藥物。他歡迎房委會延長計劃,並擴展至私人商場,有助創業人士實現夢想。
蔡先生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房屋署的團隊為他們提供不少幫助,「最初獲分配海麗邨商場,但我們的售賣機是24小時運作,該商場晚上會關門,署方了解到我們的需求和問題後,找其他幾個地方,最後選址葵涌商場。」
目前,他有三分一生意來自晚上10時至翌日清晨6時的客源,其中一台販售機售賣紗布、膠布、消毒藥水等用品,另一台售賣成藥,他坦言免租有助實現創業計劃,「因為無租金壓力,不需要考慮這個月要賺到幾多錢先可以保持營運。」由於他有家人從事藥物銷售工作,進貨容易。
有信心一兩個月收支平衡
籌備開業繁瑣,之前他與拍檔忙於租賃販售機和入貨,正式開業僅三個星期,銷售量正穩步增長,「有信心可能一兩個月內做到收支平衡。」較多人會購買膠布、生理鹽水、腸胃藥、中草藥感冒配方等,天氣轉變下亦較多巿民購買濕疹膏。
蔡先生期望日後能開設真正的智慧藥房,「成本同研發費都好大,唯有由最基本開始,仲有香港有好多條例同監管,唔可以賣配方藥,但會研究可唔可以醫院處方藥物或社區註冊藥劑師遙距向病人配藥後,可以用特定QR Code(二維碼)在我們的售賣機掃描買藥,方便路途較遠唔方便去醫院取藥的巿民,可以在社區取藥。」
他與拍檔計劃擴大經營範圍,但坦言有難度,「正與港鐵傾,但對方要投標,我們提供意向租金,最後都要等對方回覆,如果其他競爭對手銷售數字好,我們會落空。至於大型私人商場租金較高,可能除底租外更要分成(營業額)1%至5%,我們亦有接觸大學,在宿舍設販售機,租金會比私人商場平一半。」
蔡先生認為房委會若將計劃擴大至私人商場乃是好消息,延長計劃更是喜訊,「因為7個月太短,最少要延長至一年。」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