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藥創院黨政辦副主任張穎琪接受本網記者訪問。

(香港文匯網記者盧靜怡、凱雷、羅洪嘯)走進中科中山藥物創新研究院,記者彷彿踏入了一片生物醫藥創新的熱土。追隨着粵港澳媒體灣區行聯合採訪團的腳步,記者有幸近距離觸摸大灣區生物醫藥的創新脈搏。

中山藥創院黨政辦副主任張穎琪向記者介紹,中山藥創院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環灣核心圈層,在區位和交通網絡上展現出十分明顯的優勢。隨着深中通道的開通,從中山到深圳的南山區和寶安區僅需半小時車程,而中山客運碼頭的便捷服務則讓香港、澳門、廣州等周邊城市形成了一個「一小時生活圈」。這樣的交通條件極大地促進了人才、技術等創新要素的流動,為生物醫藥領域的合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中山藥創院不僅服務於中山市,更是將輻射覆蓋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張穎琪強調,「我們致力於成為新藥創製的策源地、生物醫藥的人才高地,以及科技成果的轉化高地。」

在談到與港澳及深圳等地的合作時,張穎琪分享了多個成功案例。她提到,香港理工大學經過多次考察與交流,最終選擇在中山生命科學園建設中山研究院,這不僅是中山藥創院吸引力的體現,也是大灣區生物醫藥合作模式的創新。此外,中山藥創院還與深圳灣實驗室、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等機構建立了緊密的聯繫,共同推動生物醫藥領域的科研創新與成果轉化。

人才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關鍵。張穎琪介紹,中山藥創院通過構建「一小時工作圈」,吸引了大量在深圳居住的博士、博士後等高端人才前來工作。他們在這裏享受着優質的科研環境和政策支持,同時又能保持與家庭的聯繫,這種靈活的人才流動模式極大地促進了區域間的合作與交流。

「我們還在人才培養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張穎琪表示,「通過與全國35所高校聯合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以及與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的深度合作,我們為生物醫藥領域輸送了大量高素質人才,也為大灣區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來,張穎琪充滿信心地表示:「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不斷發展,中山藥創院將繼續發揮其獨特優勢,緊抓國家戰略機遇,努力打造成為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高地和產業引擎。」

責任編輯: 文劼